http://dzb.jrjingshan.com/Img/2019/10/pc20191001739d901afd8940cfb21f244eae6844c9.jpg
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一个由南向北的狭长小镇依偎在蜿蜒曲折的漋水旁,取名为永漋镇。掬水而居,依水而住。阳光伴随着季候
http://b.jrjingshan.com/content/2019-09/30/003628.html

等待处理…

奋斗底色擘画发展“春色”

——永漋镇探索绿色产业转型

2019/9/30

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北部,一个由南向北的狭长小镇依偎在蜿蜒曲折的漋水旁,取名为永漋镇。掬水而居,依水而住。阳光伴随着季候风,为这片土地带来丰富的热量,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一方物产丰富、人文荟萃的洞天福地。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今天的永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永漋镇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开拓进取下,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现代蔬菜大镇彰显产业活力

7月4日,在永漋镇曾口村,由惠泽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聘请的贫困户正在将甜玉米打包装袋,这一袋袋鲜甜的玉米将会卖到黑龙江,最终成为当地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永漋镇以积极鼓励土地流转、大力引进市场主体、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机械化水平为主要途径,不断创新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经过数年努力,永漋由传统的“粮棉油”大镇向现代蔬菜大镇转型,成为荆门周边地区的“菜篮子”,绿色产业转型实现绿色崛起可期可盼。

2018年全镇蔬菜种植发展迅猛。陶家岭村发展日光冬暖式蔬菜大棚基地,大棚110个,主要种植苦瓜、黄瓜、西红柿等反季节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亩平效益达10000元左右。曾口村普通蔬菜大棚120个,种植新鲜时令蔬菜,市场供不应求。

产业转型形成头雁效应,围绕蔬菜大镇衍生出多类型、多功能的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到44家。如今,在政府和合作社的引导下,全镇土地流转面积3.7万亩,常年蔬菜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量3.5万吨,种植蔬菜年产值过亿元,形成了以蔬菜产业为主导,以旱稻、中药材、土豆为补充的农业板块,永王线、杨王线公路沿线为中心的“十里蔬菜长廊”基本成型。

新型绿色城镇散发生态魅力

整洁干净的乡间小路,花香四溢的农家小院……在永漋镇上陈桥村,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让群众惊喜不已。近年来,永漋镇从本地实际出发,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个个秀美村庄从2016年特大洪水之后的满目疮痍走出来,蜕变成为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

风正劲,战犹酣,建设美丽永漋路径愈发明晰: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治垃圾、治厕所、治污水、治村容村貌、治民俗,“五治”行动“一盘棋”推进,从顶层到基层、从纸上到实际的大手笔、大动作铺陈开来。

治垃圾,清理农村生活垃圾与规范保洁理事会运行相结合。早在五年前,永漋镇在全镇推广保洁理事会,目前30个村均开始向农户征收保洁费用,费用收取每年每户50至80元,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长效保洁机制,“小资金”发挥出“大效果”,破解了农村长效保洁难题。

治污水,流域治理与黑臭水体治理相结合。2014年以来,大力实施永漋河流域治理,关停禁养区规模养殖场295家。以包村干部和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针对村内的养殖污染源、黑臭水体一一摸排,登记照册,按照每周一汇报、每旬一督办制度,实行销号制清理。

治厕所,清理畜禽污染和农业生产废弃物与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相结合。2019年,该镇取缔农村旱厕,每村新建一座公共厕所;加强养殖场治污设施监管,推广清洁生产、清洁种植项目。目前,全镇共完成户厕改造5495户,农户改厕率达41%,新建公厕23座,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治村容村貌,提升村容村貌与各类农业项目相结合。利用道路修建、国土整治、革命老区等项目支撑,实施村庄改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推进村庄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五化”建设,提升村庄“颜值”。

特色诗词之乡厚积文化底蕴

“满腹骚文荆楚扬,稳擎翰笔写风霜。吟坛享誉春天老,银发丝丝尽短章。”6月5日,永漋镇文体站的会议室内传出阵阵诗声。十多名农民诗人聚在这里,为诗社成员白泰山72岁生日送上了一份别样的“贺礼”。

近年来,永漋镇把弘扬诗词文化打造特色品牌引导农民群体写诗成为一种新型文明乡村载体和突破口,发展了以张常台村、严家墩村、红旗村、马家岭村等多个诗词小组,以诗词“小杠杆”撬动乡村“大文明”。

永漋镇张常台村是一个农民诗词点,现有业余农民诗人42人,成员中有村干部、无职党员、乡村退休教师、村医、家庭妇女、空巢老人等。2018年,在《中华诗词》《中华诗赋》发表诗词29首,被誉为“农民诗词村”,写诗、赋诗成为村里的新风尚。

红旗村农民诗人把移风易俗、反对“人情风”、“禁止焚烧秸秆”写进诗词;张常台村建有诗词长廊、文化墙,宣传移风易俗,根治封建陋习;严家墩村女诗人用诗词歌颂祖国、咏叹山水,更用诗词影响着乡风文明的发展……农民诗词文化已成为开展传承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凝聚人心的新载体,沉淀出了平原小镇不朽的文化魅力。

70年华章巨变,在七十年的时间里,永漋镇以超群的雄心和气魄,谱写出一部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时代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永漋镇又吹响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号角,通过“生态永漋、美丽永漋、特色永漋、幸福永漋、和谐永漋”建设,各项事业犹如疾驰的动车,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张彩彩)

上篇:没有了
下篇:载歌载舞迎国庆
分享到

© 2019 今日京山
ICP备:鄂ICP备16000180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