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zb.jrjingshan.com/Img/2020/6/pc20200629da3f691443474df6bee8fb4b9f842e6e.jpg
6月24日凌晨4点多钟,闹钟响起,宋河镇合兴集村贫困户邵海涛就麻利地起床了。他穿上雨裤,向自家农田和水塘走去。 邵海涛熟练地下
http://b.jrjingshan.com/content/2020-06/28/006889.html

等待处理…

勤劳双手托起“火红”的日子

——宋河镇合兴集村邵海涛的脱贫之路

2020/6/29

6月24日凌晨4点多钟,闹钟响起,宋河镇合兴集村贫困户邵海涛就麻利地起床了。他穿上雨裤,向自家农田和水塘走去。

邵海涛熟练地下田,收网取虾。昨夜摸黑下的几十个虾网被他一一收起,一直忙到天亮。今天的收获颇丰,有黄鳝,有龙虾。个大、肉多。

早就有虾贩子等在村头了。见邵海涛扛着虾网回家,大声喊道:“海涛,快点清理出来,好过秤。”回到家,邵海涛连忙将虾网里的虾和黄鳝整理好,然后装袋过秤。

卖完虾,吃过早饭,邵海涛又匆匆忙忙到田里劳作,因为他还有50多亩大田需要“侍候”。

如此勤快的人,怎么以前就成了贫困户?原来,出生于1971年的邵海涛,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因为父亲左臂残疾,不能劳动,妻子秦守芬患急性恶性肿瘤,在武汉同济医院住院2个月,花去20多万元,加上当时儿子还在读书,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2009年,邵海涛被评为低保户。2014年,经评议认定为贫困户。

“2014年,精准扶贫开始后,大走访时我第一次来到邵海涛家,看到他的房子破破烂烂,家里空空如也,连一床像样的被子也没有。”市财政局国库收付中心副主任、驻合兴集村工作队队长邵国武回忆道。

“恨人必穷,恨土必富”,在宋河镇合兴集村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话。为了摆脱贫穷,过上好日子,邵海涛从2014年起,就开始流转别人的土地,扩大生产规模。从最初的20多亩到今年的50多亩,他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这片土地上。

“今年从4月10号下谷种就开始忙起,为了把这50多亩的秧苗尽快插上去,抽水、整田、插秧、补苗、撒除草药,一直忙了2个多月。还要抽时间下龙虾、收虾笼,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邵海涛介绍道。

为了增加收入,邵海涛还改造了自家田边的一座3亩多的堰塘,用来养殖龙虾。虾苗是他用虾笼到水田沟渠里网的,成本不高,投入也不多,收益还可以,每亩水面可以净赚3000多元。这样,从2018年起,他每年都可以增加近万元的收入。

邵海涛的儿子2017年从京山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凭着一技之长,顺利在广州找到了工作,每个月的收入也有五千多元。

为了帮助邵海涛稳定脱贫,过上好日子,驻村工作队也没少操心。帮他流转土地、办理贷款、清理堰塘、联系技术人员教他龙虾养殖技术……

2015年底,邵海涛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成功地摘掉了贫困户这顶帽子,成为了合兴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带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先进典型。

从2017年起,邵海涛一家每年的收入都稳定在10万元左右。邵海涛扳着指头给工作队队长邵国武亮起了“家底”:从2018年到现在,50亩水田每年可以获得4万多元的收入,3亩水面养殖龙虾每年可收入近万元,下龙虾和黄鳝一季下来,可以收入1万多元,冬春两季农闲时打零工可以收入2万来块钱。加上儿子在外打工一年可以挣个四五万块钱,每年就有十五六万元的收入,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有了钱,邵海涛装修了房子,添置了家具和家电。今年六月初,还买了一辆小车。“每次到邵海涛家走访,看到他家稳定脱贫,真正脱贫,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我们的心里甜滋滋的。”摸着邵海涛的新车,驻村工作队队长邵国武心里也乐开了花。

(陈红革 龚睿)

上篇:没有了
下篇:禁毒宣传入人心
分享到

© 2019 今日京山
ICP备:鄂ICP备16000180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