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zb.jrjingshan.com/Img/2020/12/pc202012078218b6e7672c44b285df36a46b3fb566.jpg
赋是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有韵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宋玉的《风赋》,司马相如
http://b.jrjingshan.com/content/2020-12/04/009906.html

等待处理…

《京山赋》与京山同在

2020/12/7

赋是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有韵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宋玉的《风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杜牧的《阿房宫赋》,苏东坡的《前赤壁赋》皆是千古名篇。

汪在满先生的《京山赋》面世于京山撤县设市之际,应该说是京山市成就了《京山赋》。源于对父老乡亲的情谊,源于对京山这片热土的执着,源于借文学渲染力向世界广而告之京山惊天巨变的初衷。洋洋洒洒843言,倾述了从京山本土走出来的资深媒体人汪在满先生对故乡山水的独钟,对故乡人文的膜拜,对故乡建设的赞誉。“风华”、“风韵”、“风物”、“风流"四张带风的京山名片,随着《京山赋》的溢光流彩飘出荆楚,飘出神州,飘向宇内。《京山赋》闪亮登场《湖北日报》,并在海内外的京山游子中广泛流传,引起强烈反响,这是文学带给他们心中故乡京山的光环。网上更是好评如潮,原湖北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祖慰也盛赞《京山赋》“有《兰亭序》之情愫,有《膝王阁序》之气势”。

在京山,除了新文化运动主将之一的京山籍作家聂绀弩外,虽再没诞生其他文学巨腕、艺术大伽,但文人墨客也不在少数,然而从聂绀弩细数下来,没有哪个京山文人把京山作为一个文学描述的整体向人们展示京山的特有个性,况且还用赋这种十分难以把控的文体来着墨,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整篇一如“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文章尽善尽美,唯汪先生在满其人。说他是媒体人不错,言他是朗诵家也对,称他是作家更适。在满先生无心作赋,偶有所作,几趋上乘。他的首篇《文博宫赋》曾震撼深圳文坛,文学粉丝多多。继之的《京山赋》硬是进入到了他作赋的巅峰期。企盼汪先生成为一代写赋大家。

勿庸置疑,《京山赋》属于大赋。《京山赋》之序有自然段三,字143。首段56字,开篇“华中翡翠”,定格了京山之美,自然引出“北倚…南接…东通…西达…”从而显见京山处于地理要冲。“史脉绵长…物阜民康…不逊苏杭”直接表明京山“鹤立”荆楚。为下文写京山作铺垫。第二段45字,一明时间,二明地点,戉戍初夏,“尖峰山”、“惠亭水”,斜阳下的山城,“千门浩荡”。极目远望,三五友人的幸福感、故乡情怦动。于是有了第3段42字的铺叙,“戊寅难忘,倭寇狰狞”,日寇1938年炸平京山古城距今正好是八十年,“风云八十载”,理当不忘国耻,不忘县耻。作者今昔对比,“抚景生情”,恰又“岁逢设市”,此乃“欣然作赋”的最佳契机。

《京山赋》本文又分为四段。首段124言,从屈家岭到苏家垄。前者是现代农业的滥觞,后者是现代工业的雏形。京山先祖们早就在古老的土地上领先世人,这是远古京山的骄傲。地灵必有人杰,王匡、王凤揭竿而起,推翻了西汉王莽新朝,辛亥革命时期的刘英、刘铁壮烈殉国,还有聂绀弩,张文秋,他们都是民族脊梁,时代精英,京山骄傲。正如作者感叹:“仁山智水,乃蕴文韬武略;钟灵毓秀,方有英豪腾骧。”

“风韵京山”作为本文的第二段,有言174。“太阳寺”、“观音岩”、“空山洞”、“柳门口”、“虎爪山”……,景点处处,装扮京山大地。“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此段词藻华丽,四、五、六、七字句错落有致,浓笔写景,足以体现一个“韵”字。从“ 绿林峰吹角连营”到文峰古塔夕照。动静结合,我们似乎看到了绿林将士摧枯拉朽,“旌旗十万斩阎罗”;我们仿佛听到了满清光绪年间京山人民矗“文峰”镇妖孽的京山故事。作者通过景物描写,预示夕照文峰下的京山“青云直上”。

桥米、香菇、木耳、葛粉、对节白蜡、千年银杏,……是京山风物的代表作。本文第3段用笔92字,绘尽京山物产之丰富,品种之稀有。桥米为嘉靖一朝贡米后沿袭至民国,大凡几百年,百姓无缘此口福。对节白蜡乃珍贵树种,千百年来只有京山(钟祥小块土地)才是她真正的故乡。一米一树,享誉中外。如今这米成了共享资源,走进寻常百姓家。如今这树,也下嫁他方,根植他土。当用材,作观赏。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作者在平铺直叙中展示故乡的食与材。拿文学作推销,拿文学作代言,这是作者在此段落的旨意,京山人为京山做事,这就是京山人!

“承前启后铸丰碑,布局未来再起航”。风流,京山!京山,风流!此一段162字,风华是说京山地灵人杰,风韵是说京山秀丽多姿,风物是说京山地产优渥,而风流呢?则是指京山工业立市,勇立潮头。若前三者谓之软件,那后者就是硬件。仓廪实方能知礼节,产业兴城才是大思路大发展大飞跃。轻机不能独领风骚;锅炉铺机不能独步四方。要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以大带小,以强促弱,才能“煌煌乎共襄隆昌”。 于此,作者满怀激情,呼吁万众举帆,昂首阔步,再造数个京山。

赋的结尾部分亦被称为“乱”或“讯”,共两个段落,148字。“归故园而大宇内,总关桑梓情怀”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关注、关心、关怀。这种桑梓情,非游子不可体味,这也正是作者在“体物写志”。“行万里而小天下”正是作者视野开阔了心胸更加开阔的体现。在满先生不是大人物,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把京山用《京山赋》裸展世人,这原本就是有责的表现。在满作品里的京山,不是披着华丽外衣的京山,而是实实在在的京山,有血有肉的京山,有棱有角的京山,她在祖国的版图只是一粒芝麻,但在国人心中她是一块精美的翡翠玉石。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盛赞故里民风“仁智刚正,信义坦荡”,这八个字也是京山人文精神的写照和总结,折射出京山人文性格的内核与特质。寄望“儒商辈出”的家乡儿女,“共济兴邦”,这就是在满先生修文立言之宏愿,这也是我先辈立文峰古塔之寄望所在。

《京山赋》语言凝练,极具张力和气势,且一韵到底,一气呵成,十分难得。不了解京山的风土人情,不见证京山的飞速发展,不懂得古风古韵,不储备超量词汇,绝不可能写出这种气势磅礴的超美大赋。实言之,印象中的汪先生在满并非十分勤奋与努力之人,反而近乎慵懒随性之辈。但他聪慧过人,善于思考,大智若愚。读师范时,对汉语拼音一窍不通的他,几下几下,居然操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成为播音主持,成为朗诵艺术家;读师范时,也没看见他写过几篇好作文,几下几下竟成为财经作家,一时著作等身。学什么,精什么,这就是汪在满。他能用如椽之笔勾勒出《京山赋》不仅是他勤奋所为,也是他天才所致。

《京山赋》与京山同在!

上篇:《京山赋》发表后评论录
下篇:千字《京山赋》竟能赋成一部故乡城市史诗
分享到

© 2019 今日京山
ICP备:鄂ICP备16000180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