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zb.jrjingshan.com/Img/2023/2/20230220ffee26c4bb26430aa3b1d9175a6ff67b.jpg
一段段文字笔酣墨饱、一帧帧画面鲜活生动、一个个故事真切感人……当万家团圆、喜庆安康时,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编辑们走向一
http://b.jrjingshan.com/content/2023-02/17/024697.html

等待处理…

新春走基层

2023/2/20

一段段文字笔酣墨饱、一帧帧画面鲜活生动、一个个故事真切感人……当万家团圆、喜庆安康时,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编辑们走向一线、走进基层、走入现场,记录着各行各业的平凡坚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风新貌,在新闻报道中讲述京山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年味

转眼间又到腊月,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京山的大街小巷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大家都忙着买对联、办年货,装饰房屋,高高兴兴迎接新年。

近日,记者走进联合广场中百超市看到,超市内人头攒动,货架上摆放了零食、干果、腊味等各式各样的年货食品。小灯笼、春联、兔年卡通挂饰等红彤彤的商品琳琅满目,将超市“年货区”装扮得喜气洋洋。

市民张先生和妻子正兴高采烈地推着一辆大型购物车选购年货,张先生说他家里兄弟姐妹四人,都常年在外打拼工作,每到过年大家才能聚在一起。前两年因为响应国家“原地过年”号召,大家都没有回老家过年,今年开放了,一大家终于可以团聚了,他要做好准备,让大家来开开心心的过个团圆年。

“我们买了很多水果、零食,家里小孩子多,买的都是他们爱吃的,等会儿再去买点酒水饮料,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明天估计还要来一趟。”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大商超人流量逐渐增加,货品的销售量也比平日增加许多,水果蔬菜、糖果坚果、酒水饮料、贺年饰品更是销量大增,为此,他们都要提前做好各类货物的储备工作,满足广大市民的购买需求。

“我们超市现在每天人流量在3000左右,以前每周1、3、5来一趟货,现在每天至少要来2趟货。”中百超市售货员吴女士说道。

在花街,各商铺门口悬挂着红红火火的大灯笼,喜庆吉祥的中国结,放眼望去一片红火。兔元素的春联和挂饰也占据着门店最显眼的位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

“兔年就要到了,提前来买点春联、灯笼,过年图个喜庆,也希望新的一年能大吉大利。”

“过年买灯笼贴对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这里种类齐全,每年过年我都到这里买。”

除了传统民俗饰品外,寓意美好的花卉也深得大家喜爱。在丹桂花卉城,商户们纷纷备足鲜花,品种繁多,很多颜色鲜艳、寓意美好的喜庆花卉,被摆在显眼位置。

“这是桔子树,寓意就是大吉大利,这是鸿运当头,还有蝴蝶兰、兰花这些,春节要到了,这些花比之前都要销售的好。”花店老板介绍,连日来买花的市民数量明显增多,喜庆的鲜花销量也逐渐增加,鲜花销售的高峰期将会出现在腊月二十六左右。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年味藏在一个久违的拥抱,一碗熟悉的家乡味道,一串鞭炮声和一桌团圆饭里……它香甜温暖又美满幸福。(全媒体记者 黄梦)

记者手记

一草一木,一食一味,浓缩着满满新年氛围的烟火气中,裹挟着人世间最暖的爱意,在平凡的生活中,让我们绽放各自不同的精彩,用每个人最喜欢的方式,迎接2023年的到来,新的一年,也会有更多的美好,向我们奔赴而来。

回家

“终于到家了!每年在外打工,最盼的就是这十几天,在家陪陪父母,陪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说说话,吃吃饭,想想就开心。”坪坝镇晏店村的晏女士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拿下车激动地说。

“我和丈夫在外打工十多年了,两个孩子一直都是老人在照顾,但不出去打工又挣不到什么钱,我们欠父母太多了,只能每年回来的时候多买一些营养品和新衣服,在家的时候帮忙洗衣做饭卖菜打扫卫生,让父母能歇一歇。”谈起父母,晏女士目光柔和了许多。

同村里还有许多一起在广东打工的邻居,每年接近年关,大家都约好时间,结伴上高速,一路上相互能有个照应,一起平平安安地回老家过年。

“每年回来,我就是馋家里烧的那些菜,农村这些土东西在大城市可是很难吃到的,每次过完年返程,我们都要把后备箱装满了‘乡味’再走。”同行的李先生打着哈哈,幸福地说。

住在新市街道书香苑的丁阿姨拎着两只散养土鸡和几袋本地干香菇,丈夫提着几袋京山桥米,一路有说有笑的向家里走去。

“前几年因为工作、疫情等种种原因,儿子媳妇在广州有好几年没回来了。今年他们说要把孙子带回京山过年,我高兴坏了,孙子从出生到现在,这还是第一次来京山,我们两老特地去新建的菜市场买了些土鸡土鸭,还有钱场的水麻酥、宋河的麻糖等京山特色零食,好好‘招待’他,让他以后每年都想来京山过年。”丁阿姨脸上洋溢着无比开心的笑容,憧憬地说道,“不只是我们家,我哥哥弟弟他们家也一样,孩子们今年都回来了,家里已经好多年没有这么热闹了,希望这次他们都能在家呆久一点,多吃一点家里的饭,快快乐乐过个团圆年。”

随着K8106次列车缓缓驶进京山火车站,数百名老乡急不可耐地排队下车,朝着等候在外的亲人快步走去,他们有的已经好几年没回来过年了,为了回家过年,他们很早就开始买回家的车票。

“我已经四年没有回家了,十分想念家里人。小孩跟着我们,也很久没见到爷爷奶奶了。现在终于快到家了,我们一家人都无比激动,一踏出火车熟悉的亲切感就扑面而来,听说京山这几年变化很大,一定得让父母带着我们好好逛一逛。”刚下火车的张先生一家看着记者的镜头,笑得格外开心。

细细数来,张先生已经在外工作了八年,小女儿也跟着他一起在广东读书,“新的一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高高兴兴过个年,有更多的时间陪陪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对他们的陪伴太少了。这次回来还给亲戚的小孩们都准备好了玩具和压岁钱,希望他们健康成长,将来建设美好家园。”

据悉,针对近期我市在外农民工大量返乡的热潮,市经济开发区、市乡村振兴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妇联、市人社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举行京山市2023年“春风行动”暨返乡人员留(回)京就业大型招聘活动,免费为返乡农民工发放就业招聘信息、预防电信诈骗、禁赌禁毒等宣传手册,以及口罩、酒精、免洗手液等实用礼品。

“我们人社系统受市委、市政府委托搭建这个平台,除了向返乡农民工、在外经商的游子宣传当地政策,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创业政策,吸引他们在京就业外,另一方面,就是为他们送上一份新春大礼包,让他们刚回家就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副局长说道。(全媒体记者 王康杰)

记者手记

出门在外,健康就好;挣钱多少,知足就好;春节归来,平安就好。“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里的爱与期盼,也许这就是“年味”,更是一种抹不去的“乡愁”。回家过年的故事有苦、有甜,亦或充满心酸,但是团圆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让我们告别2022的栉风沐雨、披星戴月,迎接2023的春光明媚、前程似锦。

团圆

兔年将至,年味渐浓。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最难忘的“年味”。而在陈奶奶心里,一大家子团团圆圆,才有过年的味道。

火红的灯笼,金色的福字。在何家大湾的一个农家小院里,灯笼高挂、笑语不断。“我们一家四代同堂,很难得,所以每年都会在一起吃团年饭。” 除夕前在一起吃顿团年饭已经在陈奶奶家持续了近20年,今年的团年宴轮到二儿子何小平家。

陈奶奶今年快80岁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她含辛茹苦把五个儿女拉扯大,如今儿孙开枝散叶,这个大家庭已是四代同堂。每到过年,老人的子孙们都会陆续从全国各地赶回来给老人拜年。在后辈们的心中,过年的方向就是来到老人的身边。

何小平兄妹五个,现在都是当爷爷奶奶的人了,每年团年饭至少都要安排三桌,这是个不小的“工程”。今年,他家早早就准备好了团年饭所需要的食材。

“先把一些卤菜整出来,上午准备三桌时间会有些来不及,虽然桌数有点多,不过人手也多,准备起来也不难。”何小平的妻子何金红说,平时几家人都各自忙各自的,没什么大事情也很难凑到一起热闹热闹,现在全家人聚在一起,理菜、做菜、聊天……多好啊!

“大家快坐下来,要上菜吃团年饭喽!”随着一盘盘菜端上桌,饭菜香味扑面而来,何金红欢喜地招呼家人落座。蒸肉、蒸排骨、蒸牛肉、蒸鳝鱼......一桌丰盛的菜肴,是何小平一家从早上开始忙碌的成果。

“来来来,大家先一起喝一杯,希望明年顺顺利利!”团年宴上,何小平带头端起酒杯。大人们有说有笑,孩子们嚷嚷闹闹。陈奶奶看着这异常热闹的场面,高兴得合不拢嘴儿,一顿团年饭把这个大家庭聚在了一起,体现出浓浓的血脉亲情,吃出过年的喜庆。

何小平的大儿子何昌携带妻子在广州打工,三年前刚换了辆20多万的新车,这几年都是开车回家。“十几个小时,一家三口,每年回来车子都塞得满满的,很辛苦。”但他说,一想到能回到老家,见到自己的亲人朋友,吃到想了一年的家乡味道,内心是幸福的。

“经历这次疫情,更体会到一家人平安、团圆的珍贵!”何小平感慨道,疫情这几年,每年人都凑不齐,今年能回来的都回来了,总算是团团圆圆吃了顿团年饭。

缕缕饭香里氤氲着家的味道,席间一家老小围坐餐桌,共享天伦之乐。“不管离家多远,都要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顿团年饭。”陈奶奶说。(全媒体记者 魏梦婷)

记者手记

每到过年,和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顿团年饭,把酒话亲情,是不少人最朴实的愿望。这既是舌尖上的盛宴,也是情感上的团圆。小时候的团年饭最温馨的记忆就是母亲忙碌的身影,以及平时难得吃到的美食。随着社会发展变迁,团年饭不再只是“吃顿好的”,而是家人们穿越千里的“一年一聚”。生活变好了,但亲人之间的感情没变,对陈奶奶一家来说,这顿饭吃的是“团圆”。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今日京山
ICP备:鄂ICP备16000180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