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zb.jrjingshan.com/Img/2024/1/20240102c76670e415274841b62eccbcd697fd39.jpg
编者按:汇聚前进力量,吹响奋进号角。12月25日,京山再次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全市各战线的政协委员肩负人民重托和神圣使命齐
http://b.jrjingshan.com/content/2023-12/26/025640.html

等待处理…

攻坚克难担使命 踔厉奋发新征程

2024/1/2

编者按:汇聚前进力量,吹响奋进号角。12月25日,京山再次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全市各战线的政协委员肩负人民重托和神圣使命齐聚一堂,紧紧围绕如何建设“两圈”卫星城、奋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先行区建睿智之言、献发展良策、广泛凝聚共识,为京山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充分彰显了政协委员的使命初心和责任担当。

何仕平: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

“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我们将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中奋勇争先,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科技创新赋能,为全产业生态培育提供坚实的支撑。”市政协常委、市科协党组书记何仕平听取报告后这样说。

具体有何规划?强基础、聚才智很重要。首先是要“接长手臂”。何仕平解释说,要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健全科协基层组织,发展壮大企业(学校)科协,建好线上线下科技工作者之家,集聚各类学会(智库)力量,来增强科技人才归属感。还要“激发活力”,发挥人才专业优势,组织召开各类研讨会、智库专家行活动,邀请科技服务团专家进驻京山,助推产业创新。同时要“凸显地位”,讲好最美故事,组织好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活动,广泛宣传表彰最美科技工作者,提高科技工作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搭平台、拓载体,才能筑牢全域科普新格局。何仕平说,一方面要强化阵地建设,切实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聚焦市科技馆和各类小微科普馆提档升级,丰富展教内容、加大开放频次,增设科普专栏,使科普小阵地释放全民科普大能量。另一方面要丰富活动载体和形式,擦亮“科普花开”等工作品牌,发挥科技志愿服务队、科普宣讲团示范带动作用,抓住“重要节点”和“五类重点人群”,推进科普资源走深走实走细。

“还要架桥梁、促创新,加快科技产业大融合。”何仕平认为,要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推进专家工作站与企业深度合作,培育一批产学研基地和特色产业储备库,新建更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是拓宽校企地合作渠道,及时收集企业科技需求清单,采取多种方式助力企业对接高校科协和专家团队,解决技术瓶颈和“卡脖子”问题。要扎实推进百县千村工程,利用京山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科创中国”乡村振兴百县千村工程示范城市契机,适时举办高层次产业发展论坛,为京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全媒体记者 余琴)

赵国祥:开启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度”

今年来,我市一道新能源、雄韬锂电智慧工厂项目、天沐温泉等47个产业类项目陆续投产达效。在半年经济考评中,我市项目拉练取得了荆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另外,一季度和三季度我市均取得综合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展示了京山狠抓重点项目的风采。

市政协委员、市发改局党组成员赵国祥建议,新的一年,全市上下要再接再厉,进一步聚焦重点项目建设“主战场”,齐心协力、集中攻坚,抓调度、抓协调、抓服务、抓保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推进全市经济开门红、季季红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如何抓,赵国祥向记者吐露心声。一要共奏项目服务“大合唱”。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推动思想认识、工作重点、政策服务、考核奖惩向项目建设聚焦,以项目建设引领发展、支撑发展、保障发展,积极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要共打项目包联“攻坚战”。进一步落实三级包联机制,开展包联服务竞赛考评活动,每月进行“龙虎榜”评比晾晒,强化市领导现场调度,全面压实属地兜底责任、要素保障部门责任以及包联单位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压茬推进,全力助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三要共破项目建设“拦路虎”。严格实施《重点项目周调度破堵点“三灯”预警管理办法》,根据推进情况实行亮灯管理。重点破解一批融资贷款、征地拆迁、三杆迁移、基础配套等一批堵点难点问题。

四要共解要素保障“肠梗阻”。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清理和规范中介服务,抓好网上审批和并联审批,持续推进实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对拟建、在建的项目全方位调研,聚焦土地规划、能评环评安评、供水供电供气等手续,采取重点项目建设调度会议+项目现场办公制度,每周对项目逐一调度,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办结时限,为项目建设全程保驾护航,以项目建设积蓄强劲发展动能。(全媒体记者 曾凡学)

黄庆亮:让传统产业更有“新鲜”味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政策举措,更是我们制造业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市政协委员、湖北伟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法人黄庆亮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年,我市以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围绕新产品、优质量、有特色等目标要求,实行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

在当前形势下,新技术、新产品飞速发展。作为传统纺织业,技术进步也日新月异。新产品也竞相迸发,作为这一行的参与者,要大力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努力抢占行业新技术运用的制高点,用新技术武装企业,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与竞争力。

新的一年,如何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黄庆亮表示,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只有适应市场,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在难中求变、在难中求进,以新、优、特等产品开拓市场,才能在危机中寻求商机,求得生存与发展。由此,公司上下广泛动员,统一转思想、转观念的共识,形成了在当前情形下只有靠变,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自觉行动。

“管理是效益。”黄庆亮说,在企业管理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还有很多工作有待规范,要通过规范管理、精细操作,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增加企业的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用人、用电、用水、用料等,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比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先进标准、挖掘潜力。同时,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发扬工匠精神,坚持以优良质量赢得市场、争取客户,以用户口碑来检验产品质量,坚持诚信经营,努力促进企业成长为行业标杆。(全媒体记者 孔令玲)

李光:架起“连心桥”着力“解民忧”

“2023年‘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启动后,新市街道被确定为京山市政协的联系点,开启了缔造村(居)民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实践。”12月22日,在“两会”召开前夕,市政协委员、新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来,新市街道白谷洞村自来水改造、四岭村魏湾文化广场设施配套与多起民事纠纷化解等协商成果群众满意度很高,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总结一年来“一线协商”的主要做法,形成了“五心五单”工作法,初步叫响了“‘京’心协商·共同缔造”品牌。

谈及如何进一步深化“京”心协商,助力共同缔造。李光表示,首先要坚持政协主导,建立政协主席领衔、主席会议成员督导、联络组协调、政协委员广泛参与、相关党政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政协组织主导作用,活动才能卓有成效开展。

其次,要坚持群众主体。通过政协“一线协商”,让委员与群众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引导他们参与决策、管理,培育自治功能,增强村民参与自觉性,团结带领群众共建共评共享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

同时,还要把协商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从走访动员群众、与村“两委”和市直部门前期沟通、协商后跟踪问效,始终坚持协商民主的理念,培育村(居)民委员会“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文化。

李光最后表示,将认真履行委员职责,找准共同缔造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当好群众意见诉求的收集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媒体记者 孔令玲)

王杰:打造莲山河小流域生态廊道

莲山河流域是汉江三级支流,属京山河水系,主河道全长9.9公里,流域面积21.2平方公里。市政协委员、温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杰表示,该流域综合治理涉及莲山、窑山、城山、文峰、高潮5个村1350户、5120人。温泉街道将抓住试点工作难得的机遇,坚决抗牢政治责任,坚持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实施水污染防治、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十里水画廊,富美莲山河”,力争实现流域内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

王杰建议,要综合施策,着力打造最美水画廊。持续推进清淤疏浚工程,推进莲山河河道截污、固岸、疏浚,实施惠亭水库至莲山河补水工程。持续强化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持续推进养殖污染整治,流域内畜禽养殖场推进“关、转、改、迁”四种方式,水产养殖推行“人放天养”模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聚焦农村垃圾、厕所革命等重点,开展“清保”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要多措并举,着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园艺产业,依托绿之源农文旅产业综合体,建强园艺、花卉苗木合作社8个以上,带动经营户70家以上。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建设提升休闲农庄、采摘园、垂钓基地、民宿客房等产业业态。大力发展中医康养产业,以百益古方、遵道医养、中昆虫业等项目为引领,发展中药材种植、中医理疗、养生体验等产业,吸纳就近人员务工。

要多重聚焦,着力深化党建引领。聚焦共同缔造,运用“五共”理念法宝,持续深化“四下基层”实践活动,搭建党员群众参与治理平台,优化多元协同治理模式。聚焦群众主体,推广完善村规民约和积分制,开展“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提高群众参与率。聚焦项目支撑,建立试点项目库,多方争取整合各类资金项目,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参与项目、产业投资,完善建后管养机制。(全媒体记者 曾凡学)

周冉:争当“双集中”排头兵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里,市委、市政府吹响了推动‘双集中’发展的奋进号角!”钱场镇作为“1450”城镇体系中心镇,有何发展思路?市政协委员、钱场镇党委副书记周冉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报告精神,重点围绕钱场中小企业创业园扩规提能,依托湖北华美智造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商招商”模式,紧盯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实现“引来一个,带来一批”,大力实施“满园工程”。

在致力推动“双集中”试点建设中,钱场中小企业创业园重点明确。周冉介绍,钱场中小企业创业园始终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常态化深入园区项目建设现场,督办项目建设进度,对建设缓慢的加大会商协调力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顺利投产。

此外,钱场镇始终坚持产业集聚、招引项目,围绕一念元、核正等环保企业,精准招引3-4家生产处理大气、污水、土壤等环保设备和生产MBR膜生物、PP中空纤维疏水膜优秀企业,力促环保新材料产业聚能成群。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完善配套,抓紧推进园区三期土地平整工作,加速推进3#、12#、13#3条主干道以及电力杆线迁移,全力以赴做好欧莱格等项目的配套服务工作。

“钱场中小企业创业园将瞄准机械装备制造、环保新材料2大产业版块,精准招大引强,深入推进园区建设和项目服务工作,让园区赋能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当双集中排头兵,为加快建设‘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先行区贡献钱场新力量、展现钱场新作为。”周冉对2024年的发展充满信心。(全媒体记者 余琴)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19 今日京山
ICP备:鄂ICP备16000180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