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男婚女嫁,孙桥镇却流行独有的女婚男嫁。统计显示,全镇8780对夫妻中有76%是女子留家招上门婿,孙桥成为远近闻名的“倒插门”之乡。
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
元月28日,孙桥陈集村,记者偶遇一支接亲队伍。25岁的新娘王雅是陈集人,新郎从钟祥远“嫁”而来。11时许,迎亲车队停在离新娘家一公里路边,王雅的父母王峰、张宏与亲友早早等候,新郎邓任超一开车门,脚不离地,坐上丈母娘及其姐妹用手搭建的“软轿”。伴随阵阵锣鼓,鞭炮齐鸣,“软轿”朝前奔去。
女婚男嫁有一套婚俗流程。王峰介绍,一般女方先在媒人陪同下上门提亲,下聘礼,定婚期。结婚那天,女方家准备彩车接亲。当新郎走出家门,公爹公婆要送到门口。婚后第三天,男方家派人将新郎新娘接回家见父母,午饭后,新郎新娘一同返回新娘家,这叫“回门”。婚后生的孩子随女方姓。
在孙桥镇文化站,当地演员正在编排情景剧《娶新郎》,准备春节上演。《娶新郎》讲述的是孙桥婚俗中令人喜笑颜开的片段,串缀出别致的民俗风情。“在孙桥,大多是女人主家管事,当地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的传统。”编剧傅加华说,一般家里如生一儿一女或两个女儿,必须要留一个女儿在家“娶”上门女婿,为此要把自家儿子“嫁”出去。
好吃好穿都留给女婿
据考证,孙桥女婚男嫁婚俗起源明朝洪武年间,距今500多年。60岁的孙桥镇文化站原站长李文华研究孙桥婚俗37年,他认为,其形成与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现象以及经济生活有关。
清光绪八年《京山县志》载,元末天下大乱,盗寇蜂起,京山惨遭杀戮,邑民仅存七十余家,是时田土旷芜无主。孙桥山林沃野,成为京山县移民最多的地区。李文华说,孙桥属移民区,姓氏杂乱,难以形成家族式村落,少了传统风俗制约,女子地位较高,婚姻多了一份自由。另外,孙桥地广人稀,田多人少,留女招婿,除了撑门户,也是为了添劳力。“孙桥是京山桥米原产地,物产丰饶,女子大多不愿外嫁。”李文华说,孙桥乡邻豁达,民风淳朴,上门婿不受歧视,这是婚俗传承的根本因素。现在,孙桥不少家庭已是连续四代女婚男嫁。
在友利村,75岁的村民陈道友正在洗泡菜坛子,女婿张大春在猪圈喂猪。“我是上门婿,‘嫁’到杨家。从清代开始,杨家每代都是‘杨门女将’,四代都是招的上门婿。”陈道友幽默地告诉记者,他有3个女儿,两个出嫁,一个留招上门婿,杨家是“留女不留男”。“我们村,家家户户都招上门婿,我其实也是从外村‘嫁’过来的女婿。”友利村支书熊山林笑着说,女婿在丈母娘家当成儿子养,因为是劳力,还被当个宝,好吃好穿的都留给女婿。不过,经济大权大多还在娘家,大事还是女方说了算。
上门婿孝老爱亲是主流
在杨家畈村,上门婿余寿平入选好人榜,他的照片挂在村部广场橱窗里。1986年,余寿平“嫁”到该村与王章红结婚,33年如一日,辛勤劳作的同时,还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岳父岳母,端屎端尿无怨无悔。“在村里,有一批像余寿平这样的上门婿,成为村民榜样。”杨家畈村支部副书记李志林对记者说。
许朝廷是蒋家大堰村上门婿,他当过小工、开过拖拉机,后创办朝廷米厂,加工京山桥米,年销售收入过千万,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如今,随着独生子女增多,孙桥女婚男嫁有了新变化。现在女婿上门,除延续以往传统形式外,还有第二种叫不接不嫁,即上两边门,耕种两边的田地,赡养两边的父母,继承两边的家产。二胎政策实施后,夫妻有两个孩子的各随一姓。“在孙桥,妇女地位高,孙桥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孙桥镇党委书记袁向红说,更可贵的是,独特婚俗带来家庭和睦、孝老爱亲新风,每年孙桥的好人榜、最美家庭等在京山都排名靠前,还产生过荆楚楷模。
2013年,孙桥婚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一个乡镇,多半家庭的女儿留家招上门婿,在汉族地区很罕见。”京山民俗专家李甫清认为,孙桥独特的娶新郎婚俗,对研究鄂中地区民俗文化,有很高的价值。
(戴辉 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