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草莓香,曹武源泉好风光。
近日,记者来到曹武镇源泉村草莓采摘园,放眼望去,大棚内满眼翠绿,茂盛的草莓苗间点缀着白色花蕊,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或镶嵌在绿叶丛中,或垂挂在田垄两边,许多农户和游客穿梭在园间,享受着采摘草莓的乐趣,构成了一幅“一抹红颜青上垄,满面桃花笑春风”的醉人画面。
“你看,又软又甜的这种草莓是‘天仙醉’,是从日本原种引进的高档品种,被誉为‘水果皇后’,在销售市场很受欢迎;果形较大的‘丰香’草莓产量比较高,一亩地能采摘1500斤以上,维生素C含量高,还有润肺生津等功效。”该基地负责人潘建政高兴地介绍。
“草莓的采摘季在每年的1月到6月,由于种植品种好,附近乡镇的村民都喜欢来这里采摘,草莓价格也比普通草莓高,一斤可以卖到35元,一个大棚产值大约有3万元。”
2016年,准备投资建设草莓采摘园的潘建政第一次进源泉村考察,他和村里商量,要种好草莓,一家一户肯定干不好,只有把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化种植才能做大做强,但是,农民能轻易同意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种植吗? 当时他心里七上八下,差点打起了退堂鼓。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当地干部与村民反复沟通,宣讲草莓种植的市场前景,最终赢得了村民的支持,潘建政顺利从农户手里流转了30亩土地,迅速建起了11个高标准草莓大棚。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潘建政发现虽然有土地可以大量种植草莓,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导致源泉村的草莓无法与外地草莓竞争。于是他专门到宜昌一家草莓种植基地学习了两个多月,在取经之后,他引进了高品质的红颜、天仙醉、丰香等3个新品种,采用施有机“套餐”肥、草莓苗冷藏处理、蜜蜂自然授粉、花期调控等新技术,生长出的草莓味美香甜,通过当地镇村政府的帮助和推广,到草莓园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
“这种草莓品种好,加上绿色种植,味道酸甜可口,我们都很喜欢,下次有机会还会再来。”来自应城的章先生带着家人慕名来游玩,一次采摘了三斤新鲜草莓。
“前段时间一直低温阴雨,草莓需要两天时间才能采摘一次,当天下午就能出现在京山和周边的大型商超里。”潘建政说。采摘园种植的草莓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外地的不少水果批发商也闻讯后前来批发进货。
潘建政介绍,因为草莓食用的是鲜果部分,无皮无壳,所以对食品安全要求更加严格。有的基地采用催化剂,让草莓看上去圆润硕大,但实际上其催生出来的果实却缺少“滋味”,而且容易长成空心。源泉村种植的草莓在生长过程中不用催化剂,完全自然生长,所以颗颗扎实,味道也特别好。
如何通过发展像草莓这样的绿色生态农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这是源泉村“两委”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村“两委”结合全村自然条件等多方因素,确定了“集体铺路,农户抱团”的发展思路,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草莓,发展乡村产业。
“以前,我一直靠种田和外出打零工维持家用,一到农闲时节便闲在家里,没有什么收入。现在草莓采摘园建好了,农闲时我就在园子里帮忙除草、平整土地、修建大棚,不仅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还能方便地照顾老人小孩,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贫困户谢青国接受采访时,话语中流露出幸福感。在源泉村一带,参与草莓种植产业的贫困户和村民就有四十多人。
曹武镇党委书记孙俊雄认为,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源泉村依托“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把草莓采摘园打造成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休闲庄园,是围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这种模式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
风光优美的源泉村,一幅现代农业的春天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黎昭鹏 王映来)
【记者后记】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源泉村一直在努力,他们通过将传统农业资源优势与精准扶贫等相结合,发展大棚草莓种植、水蛭养殖、葡萄种植等产业带动乡村脱贫,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农民也获得丰厚收入。
从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种植,源泉村逐步把绿色无公害草莓打造成当地的农业品牌和农民致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小小的草莓形成了销售和观光采摘等产业,振兴了乡村经济,托起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