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与大--跳出“小算盘”,算好医保“大账”
用“托管”的方式自救,京山市人民医院并非第一家。在全省地县级医院“托管”如春潮般涌动之时,京山也应时而动。当地政府寄予了厚望: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带动京山医疗机构全面发展,共同承载65万人的健康需求。彼时,我省开始首批医共体试点,京山并未列入其中。
从大医院调派专家到市人民医院坐诊、义诊;构建医共体,把全市15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捆”起来。可是,在简单照搬“托管”方式之后,郭科感到阵阵寒意。地处鄂中腹地的京山市,长期以来,受制于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现实,全市近三分之一的百姓外出看病,辖区近65万群众的医疗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留住患者的核心,是当地的医疗水平足以让患者信任、放心,这个简单的逻辑在郭科心里翻腾了无数遍。然而,经过密集调研,郭科的心有些凉了,全市15家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缺乏,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更为严酷的是,医疗机构各自为政,上下、左右均不互通,患者转诊遭遇“梗阻”。
把基层卫生院武装起来,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添置各项设备需1000万元,建设医共体成员单位信息系统需要400万元。协和京山医院掏出这么大一笔真金白银并不容易,甚至会造成短时间的资金紧张;而如果不变革,一个更大的黑洞,可能就在眼前。
郭科说,在当时那么多患者赴省城大医院看病的情况下,医保资金将为他们支出相当高的报销额度。这样,资金很可能“穿底”。而一旦“穿底”,医保机构可能会欠医院数千万的费用。根据测算,医保资金每报销一个赴外就医病人的额度,足可支付5个至8个本地就医病人的费用。“必须把这个医保池中的资金用好。”郭科说,“与高额的医保欠费相比,这1000多万投入便是小账了。因此必须跳出‘小算盘’,才能算好医保‘大账’。”
走进京山永兴镇卫生院中医康复科,医师黄炎正在三张康复理疗床边忙个不停。69岁的李大爷趴在床上使用温热中低频治疗仪理疗,“干农活累了,腰酸、腿疼用理疗仪放松,缓解不少。”大爷口中的治疗设备,是协和京山医院自费配送给这家镇卫生院的。除了康复仪,在检验科还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数台高端检验设备,也来自京山医院赠予。
黄炎说:“自从卫生院有了这些‘装备’,来我们中医康复科治疗的人攀升,有时还要预约!”在罗店镇卫生院,院长李全刚欣慰地对记者说,今年1至6月,该院收治病人2065例,比去年同期增长7%,门诊人次增加11%。
分与合--拆除藩篱,才能合力突围
7月19日上午,村民李大爷因胸闷来到永兴镇卫生院。23岁的心电图医生刘小康迅速为他检测。“不好,心梗!”看着心电图,刘小康心中一紧。他马上通过电脑将结果传至设在协和京山医院的远程心电中心“复审”,并备注“紧急”字样。一分钟后,心电图室电话响起。“快用救护车将患者转京山!”1天后,李大爷转危为安。
曾经,信息阻隔是横亘在医院之间的一堵墙。这道无形的墙,严重拖延着患者的就医时间。
“信息多跑路,百姓才能少跑腿。”在医共体推进会上,郭科力主“高台起跳”,统一运用先进信息系统,在资源阻隔的那堵墙上凿开缺口。
很快,协和京山医院将成员单位信息系统更新、统一。同时,设立京山市区域医学放射影像、检验、病理、心电远程会诊、消毒供应中心等6个中心,承担起成员单位的放射、心电图、病理、检验等诊断及消毒供应工作。
每天一大早,京山市区域检验中心的两辆物流车就辗转在成员单位取待检标本。两小时后,患者即可在当地拿到检验报告。
从2018年10月至今,6个区域医疗中心已向基层机构发送检查报告8000余份,基层患者感受到医共体带来的便捷。
位于市人民医院双向转诊服务部的数据平台,被称为“智慧大脑”,可随时调取患者就诊、检查信息。一旦有病人转诊,会立马开启绿色通道,告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转诊最快在5分钟内完成,为抢救心梗、脑梗病人,赢得宝贵时间。
许多由分而合的举措,协和京山医院也积极推进。制定医共体基层业务人员全员轮训计划,为基层医院派驻副院长及业务骨干,制定个性化的双向转诊目录等。“‘合’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分’。”郭科说,借此提升基层急慢病分治能力,让他们成为上级医院的得力帮手,分级诊疗才能做到上转及时、下转兜住。
减与增--看病负担减,患者才能留在家门口
7月20日,走进协和京山医院神经外科病房,15岁的患者小宇笑逐颜开地与父母收拾行李,准备出院。很难想象,23天前,他因车祸颅内水肿严重,随时有生命危险。
协和医院下派专家、协和京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饶竞博士回忆,那天,焦急的小宇父母想把孩子转往省城大医院。
“孩子现在情况不适合长途转运,我有信心帮他度过危险期,在这里治疗费用也会少很多!”在饶竞的说服下,家属勉强同意留下来。奇迹一天天出现,3天后,小宇恢复了意识;5天后,转出了重症监护病房。孩子喊“爸妈”的那一刻,小宇父母给饶竞一个大大的拥抱。
小宇父母算了一笔账:“医疗费5万元,预计医保报销50%。但如在武汉,保守估计治疗费得10万元,医保报销只有30%,还要外加家属陪护生活、交通成本,支出大幅增加。”
“患者费用减了,病也看好了,这是我们心中最大的祈愿。”郭科说,“表面上看,医院对单个病人的收费少了,但将更多患者留在了家门口,提高了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一组数据印证了这一观点。托管以来,该院2018年门急诊量增长19.3%,出院患者增长13.8%,住院患者手术台次增长14.6%。
去年,协和京山医院实现了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创造了一年通过护理、病理、妇科、放射等6个湖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评审的记录。专科诊治能力的提升,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带来就医便捷和实惠,也大大促进了“留在家门口就医”的信心。
郭科坦陈:“在医改中,有许多看似对立的矛盾,但绝非非此即彼的不可调和,以辩证思维,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是我们突破县域医改困局的关键。”
(湖北日报 胡蔓 龙华 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