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元泉
行走在杨集镇李冲村,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地、随处可见的鸡鸭、斑斓破旧的土墙房、散乱堆放的生活生产废弃物,早已变成记忆残片,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宽阔的水泥路、清澈亮丽的“景观渠”、生机勃勃的经济林、整齐排列的香菇大棚……这一切蜕变革新都源于李冲村委会和村民的三个美丽约定。
强龙头,赴一场脱贫之约
初见李冲村支书尹隽时,他正忙着和村民一起将销售台上的产品清点补齐,土蜂蜜、泉水米、葛粉、香菇……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让前来选购的游客应接不暇。尹隽告诉我们前不久这里刚举办了村里的首届丰收节,村民们纷纷搬出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晒一晒、比一比,共享丰收的喜悦。
李冲村是一个山区深度贫困村,全村有三个村民小组,107户42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58人。曾经,穷乡僻壤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现如今李冲村把精准扶贫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发挥村支部“领头雁”效应,以村集体产业为龙头驱动,家家户户兴产业,扶志扶心更扶智,致力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乡村能不能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近年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委会积极争取扶贫政策,成立了李冲村袋料香菇种植基地。针对有产业的贫困户通过村集体产业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市场销路、香菇菌棒,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就近在村办企业、村公益性岗位务工,年务工增收1.5-2万元;无劳动能力、无产业的贫困户由村集体采取分红形式,拿出收益的10%分给农户,每户年分红3000-5000元。
“村集体投资170余万元建设了一个10万棒香菇种植基地,让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安排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常年在基地务工,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贫困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年初新建300箱规模的养蜂场,年创产值可达30万元,村集体增收10万元,帮扶带动6名贫困户发展中华蜂养殖。”尹隽说,下一步,将通过与湖北越野车协会洽谈,拟定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在李冲村建设湖北越野车赛场,通过承办赛事、体验驾驶、发展休闲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增收。
“通过发展香菇、中华蜂、生猪、山羊、林下鸡养殖、自办农家乐、林业等产业,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建设美丽乡村。”这是李冲村村委会对杨集镇精准扶贫工作的承诺,也是贫困户整肃衣冠、携手共赴美丽乡村的脱贫之约。
秀颜值,赴一场生态之约
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之初,是重金聘请专业人士设计“盆景”式村庄,还是扮靓全域乡村?在李冲村有过讨论,也发生过争议。经过前往浙江安吉充分调研后,杨集镇政府和村委会形成共识:美丽乡村建设,目的是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而不仅仅只是打造让人观赏的“艺术品”。
作为一个山区深度贫困村,没有雄厚的资金优势,想要创新大胆地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怎样谋眼前、抓长远?尹隽和村委会成员商议后决定由村委会制定规划,引导村民广泛参与负责实施,在本地收集建设材料与元素,结合湾子特色,打造了一个产业发展好、景观品质高、文化底蕴深、乡愁记忆浓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依托村里原有的民居、庭院、山林、田园的坐落与风貌,李冲村委会通过因势造景、量体裁衣的方式,边建设边摸索,以较少的投入对三组50户211人进行美丽乡村整体打造,对一二组村庄人居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实现了全域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建管结合,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在改善村居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不砍树、不填塘、不扒房,就地利用废弃砖瓦石头,随坡就塆布景,改水、改厕、修路,杜绝大拆大建、人为造景、铺张浪费等问题,将新村建设融入青山绿水中。”尹隽说。
树木掩映下,村民房前被修缮一新的门面整齐有序,废弃的砖瓦被排列成院墙;过去“三堆”占据的地方在村民的巧手下,变成了“花园”“果园”“菜园”“文化园”,别有一番风味。
“通过近几年的政策帮扶,家里发展袋料香菇、银杏产业,家庭年收入达到五万元左右,现在我的生活已得到极大地改善,我最大的想法是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改善我家的人居环境,因此我积极参与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认真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将自己的门前屋后环境都进行一个大改造。”李冲村三组村民尹先悟是2017年成功脱贫的贫困户,如今,他和村里其他脱贫户一样,产业发展让腰包鼓起来了,资金富余的同时就想着将家里原有的土坯房重新装潢,打造成和村里统一的白墙瓦黛,将旱厕改建成无害化冲水厕所。在村委会的号召下,尹先悟正式加盟成为了一名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共同维护管理农村人居环境,应邀和村民们参加李冲村的生态之约。
修气质,赴一场文明之约
颜值只不过停留在外表,只是一件衣服,而气质才是真正的内涵。在深入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唯有兼顾打造乡村的颜值和气质的乡村才是最美丽的乡村。
走村串塆,各种体现李冲村乡村景致的墙画随处可见,数公里彩绘连绵不断,宛如大笔挥就的一幅文化画卷。而位居画卷角落的亚元泉,便成为了放置神笔的“墨盘”和“搁笔石”。
亚元泉,这个根据龙关湾内泉眼改造而成的水池景观,说来也有一则典故。据当地村民讲述,清康熙年间,龙公志学其祖游历于此,见山如龙形,泉似珠奔,遂依山傍泉而居。观两山对岭,形似关隘,且龙姓契龙山之意,地名“龙关”。公颖悟好学,尝以泉研墨洗笔,泉中有石,为公搁笔处,故曰“搁笔石”。后公中湖北乡试亚元,泉亦因此得名“亚元泉”。
村民口口相传的故事,为龙关湾蒙上了一片神秘的文化色彩,而小小的李冲村也孕育出了不少文人雅匠。通过深入挖掘本地群众技艺,找到了在古诗创作、民间传说、石刻碑雕、书法绘画、绣艺、盆景根雕等方面的本土艺人巧匠,由村委会组织,动员7名乡土诗人画家、能工巧匠为美丽乡村创作作品,办了李冲村首届农民才艺展,为李冲村注入文化活力。此外,还挖掘了以亚元泉为主题的历史文化,打造了由农家废旧杂货屋改造而成的李冲村农耕记忆园,土墙瓦房,绿树环绕,屋内有近80户群众为美丽乡村捐赠踩舂槌、推石碾、水车等各种老农具,农耕文化扑面而来。重塑了群众乡愁记忆,增强群众思乡、爱乡情感。
“村里有一批有文化、有经验的能工巧匠、文人乡贤,是一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发动他们献策献力,将会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位。”尹隽表示,李冲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坚持挖掘本土文化,增添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和提炼本乡本土文化,以文化感染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共赴文明之约。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喧嚣嘈杂的都市呆久了,便想逃离,去到山中或是乡村,寻找一份宁静与归属,杨集镇李冲村便是一处绝佳之地。屋檐下,摆放着的一筐筐苞谷、南瓜、花生、稻谷、红辣椒,或红或黄的颜色都彰显着丰收的喜悦;屋舍旁,泉水从清渠中蜿蜒而下,红彤彤的柿子压弯了枝头,黄绿相间的银杏树叶渲染了秋霜。这一切仿佛是一场美丽而盛情的邀约,让人流连忘返,尽情享受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
(张玉婷)
农民才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