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式平房到如今清一色的砖瓦房,从农田小路到现在宽广的柏油路……短短几年时间,位于青木垱河畔的永漋镇张常台村颜值气质双提升。这里,村庄绿树成荫,道路干净整洁;这里,游园精致典雅,村民欢歌笑语;这里,四季有花、季季有景。
曾经全市的6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如今蜕变成了美丽乡村示范点。这期间,张常台村村“两委”如何抓住发展时机,带领村民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近日,记者走进张常台村,一探究竟。
订单产业为致富“加油”
小满过后,暑气渐浓,雨水增多,田里的农作物一片欣欣向荣。徜徉于祥和幽静的田间小径,仿佛置身于绿色海洋之中,两边是一块连着一块的玉米地,植株挺拔俏丽,叶片迎风招展。极目远眺,600亩的玉米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一眼望不到头。
与常规玉米不同,这儿的玉米个头普遍偏矮,种植间距略宽,种植面积更大。据村支书张廷文介绍,这是玉米制种,通过人工方法控制不同品种玉米之间的授粉,再选育出不同的制种玉米种子,实现玉米品种的优化组合。
“种下的是玉米,收获的可是‘金粒子’哟。”正在地里除草的四组村民魏章杨冲我们笑道,“今年,咱家里一共种了8.4亩制种地,再过俩月,玉米就成熟了,预计一年纯收入三万多。”魏银强板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制种玉米平均亩产在650多斤,回收价格高达6.4元每斤,每亩产值在4000多元,比起传统的玉米种植,每亩要净增2400元。
玉米成熟后,销售问题如何解决?在张常台村,制种玉米是完全的“订单农业”,农户们只用负责种植和日常田间管理,市场销路交由金丰玉米专业合作社解决,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实现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年初,我们同农户签订生产与销售合同,定面积,定价格。不管市场价如何波动,一律按照约定价收购。如果遇到减产等特殊情况,还会考虑提高价格,让农民收入有保障。”合作社法人邓绪义介绍道。
订单种植让农户真正吃下了“定心丸”,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选择加入到订单种植的行列中来,一组脱贫户张友国正是依靠订单种植于2016年底彻底摘掉了“贫困帽”。
张友国今年63岁,不仅跟着合作社种了4亩玉米和秋播蔬菜,还精心培育3.5亩土豆。“一亩土豆种植地产量在4100斤上下,订单价是每斤1.15元,每亩纯收入大概有4700多元,一年光是土豆收入就有一万六。”张友国向记者说道,“土豆丰收后,合作社会上门来收购,我只管坐等数钱。来年打算再扩一点种植面积,增加经济收入。”
作为全市61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张常台村大力发展订单产业,以京山六一蔬菜种植合作社为主体,与深圳鸿飞玉米制种有限公司及东北、河北等大型农贸市场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采用“合作社+农户”方式,村集体收入预计达58000元,为2020年实现整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诗词文化为乡风“铸魂”
张常台村素有“诗词之乡”之称。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个村民成员,发展到如今的40多名骨干成员(其中女性5人),历时才6年多,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创作的诗词有两千余篇,发表在“中华诗词”“中华诗赋”“东坡诗词”等有影响力的刊物上的诗词多达200多篇。写诗赋诗、颂诗赛诗早已成为村里的新风尚。
漫步在如此乡村里,书香气息扑面而来:村路一侧,挂起了一面面“会说话”的文化墙,上面醒目地排列着一首首村民原创优秀诗词,按季度依次展示;百米诗词长廊清雅别致,吟诵“脱贫致富”“反腐倡廉”“乡村振兴”等各类主题诗词,装裱在画框里,稳固地悬挂在廊上,供游人阅读欣赏;路上偶然碰见的农妇、老人甚至小孩子,也都会吟上几句诗词,抑扬顿挫,颇有诗人风范。
忙时,散在田间躬耕农事;闲时,聚在一起吟诗作赋。“我目前总共写了七八百首诗,平时没啥事就到活动室跟着大伙儿一块写诗,既能过过写诗瘾,又能联络邻里感情。”张常台诗社成员张炳丁乐呵呵地说道,“活动室里有空调,有桌椅,还有现成的笔墨,是个写诗的好去处。大家都喜欢来这里聚。”
老农聂为方、聂为忠、魏礼训、黄华中以前是麻将桌上的常客,四个人刚好凑一桌,迷上诗词后写诗“成瘾”,基本上每天都会来到活动室里谈诗论道。“‘岂惧艰辛走僻村,挨家逐户访瘠贫。体察民意传温暖,精准帮扶感党恩。’”聂为忠颇自豪地现场为我们诵读了一首自己写的诗《赞扶贫工作队》,“写诗歌一写就停不下来,每天自己所看到的人和事,想到的东西,总想着用诗歌形式记录下来,供诗友们品读。”
诗词润泽,潜移默化。随着诗词创作人员的逐渐壮大,渐渐地,抹牌赌博的少了,谈诗写诗的多了;封建迷信的少了,崇尚文明的多了;矛盾纠纷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等现象基本消失。“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来张常台与我们一起进行诗词切磋,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丰富我们村民的精神世界。”张常台诗社社长廖帮元说道。
文娱活动为幸福“加码”
“咚锵,咚锵,咚咚锵!”傍晚时分,张常台村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欢快的腰鼓声,20余名手拿鼓槌、腰系红绸带的腰鼓爱好者踏着音乐节拍尽情地舞动,时而举鼓扭腰,时而拍鼓展臂,现场好不热闹,村民看得津津有味。
“起跳步的时候,右臂从体前伸直向上,鼓棒要与地面平行。”腰鼓队队长张清秀一边敲鼓一边热情地给新加入者传授经验。张清秀今年57岁,退休前是村里的妇联主任,有一次去城区开会,看见不少年龄相仿的妇女在公园里跳舞,便也跃跃欲试跟着大伙跳起来。越跳越喜欢,越跳越熟练,回村后,张清秀便萌发了组建舞蹈队的想法。
“一开始来跳舞的只有十来人,现在队伍壮大到了30人。不仅有本村的妇女跳,周边的公益村、红旗村、天门拖市的不少妇女也加入我们的腰鼓队。除了女同胞跳舞外,村书记和村会计两位男同志也被我们吸引过来了。”张清秀介绍道,早些年,打腰鼓是用MP3、MP4播放音乐,现在用上了音响,还统一购买了服装、道具、乐器,有时候还会聘请专业老师过来教导,腰鼓队将会越敲越红火。
张常台是一个有着1542人的大村,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原来比较贫乏,农忙时忙农活,农闲时就无所事事,打牌、搓麻将、看电视成了生活常态。伴随着文化广场的兴建,欢乐的音乐响起来了,优美的舞蹈跳起来了,除了腰鼓队以外,村里还会定期举行业余歌唱比赛、书法比赛、篮球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村民张美芳说:“吃完晚饭后,双腿会不由自主地走向文化广场,如果哪一天下雨了去不了,心里会感到空落落的,不自在。”
如今,吃完饭去广场,已经成了张常台村村民的“必修课”。“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发挥好文化阵地的职能作用,除了参加社区文化节等文艺活动外,还要积极参加县、市等举行的活动,打响我们的文化品牌。”张廷文表示。
(全媒体记者 石文芳 通讯员 汪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