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记录红色历史,延续不老的根。
京山是一片被赤旗照亮、被鲜血染红的土地,这里是革命老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红色资源丰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京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前仆后继,谱写了风和雨交加、血与火交织的壮美历史篇章。
以史鉴今,不忘初心。革命先辈铸就了昨日辉煌,灿烂的明天靠我们后来者共同创造。
近日,市融媒体中心推出“红色京山”专栏,带您重温京山红色文化。
1926年12月,在中共京山县委、国民党京山县党部领导下,工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商民协会、学生联合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纷纷建立,工农革命运动迅速兴起。
工 会
1926年11月,早在袁传鉴、张文秋等在家乡发动群众时,就在永漋河、孙家桥等地作坊工人、店员和手工业者中,成立了一些基层工会组织。12月,中共京山县委和国民党京山县党部在县城召开全县工人代表大会,成立京山县总工会,公推裁缝李显卿为总工会委员长。当时,京山县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尚未形成,工人的主要成份是自由手工业者,如铁匠、木匠、泥瓦匠、篾匠等各类手工艺人,私人作坊(如榨坊、槽坊、豆腐坊、染坊、造纸坊、酱品坊)和砖瓦、石灰、陶器等窑场的私营业主、雇工和学徒,许多人实质上是农民或是半工半农、季节性短工、临时帮工,全县总人数在6?8千人之间。他们较农民而言,流动性大,见多识广,且多集中在集市和城镇,比较容易组织,纪律性、团结性也较农民强。县总工会成立后,接着在城关、永漋河、宋河、孙家桥、台岭庙和拖船埠等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工会以及手工业、店员、榨业、搬运等专业工会组织,全县共发展会员约5000人。
农民协会
建立工会的同时,中共京山县委、国民党京山县党部派员深入农村,宣传反对封建剥削、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实行减租减息等革命主张,发动并组织农民协会。广大农民群起响应,纷纷报名参加。1926年12月,由袁传鉴、熊连等主持,在县城召开声势浩大的全县农民代表大会,成立京山县农民协会筹备会(隶属省农民协会),选举熊连为县农协筹备会主席,张耀庭为副主席,曹家琪等人为常委。接着,国民党县党部、县农协筹备会挑选一批干部分赴各地指导工作,各地农民协会很快建立起来。到1927年初,全县建立6个区农民协会,74个乡农民协会,共计发展农协会员5900余人。为了加强对农民协会的领导,省农协特派员伏廷秀、孙仲文来到京山指异工作。根据省农协安排,县农协筹备会选派曹家琪、彭昌明二人赴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两月后结业回到京山,专门从事农民协会领导工作。据汉口《民国日报》报道:到1927年6月底,京山县共建立城关、宋河、三阳店、孙家桥、永兴、永漋河、多宝湾等7个区农民协会,600多个乡村农协分会,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6.4万人,京山县成为湖北省农民运动七个先进县之一。
妇女协会
1926年11月,刘素贞、张文秋、刘存斌从武汉回京山后,即在各自的家乡串连发动妇女,分別在永漋河多宝湾、孙家桥、宋河地区成立了妇女协会。1927年1月3日,京山县妇女协会筹备会成立,刘素贞、傅兆蓉等13人为筹备委员。1月10日,来自全县各地的1000余名妇女代表在县城集会,成立京山县临时妇女协会,推举刘素贞为临时妇协主席,刘存斌为副主席,傅兆蓉、曾凡淑、雷从凤、吴素芳、沈敬必、张萃等为执行委员。1月18日,县临时妇女协会召开归女大会,成立妇女天足会,刘素贞兼任主任。县临时妇女协会成立后,又在杨家集、永兴、钱家场、三阳店等地发动妇女,建立了妇协分会。
商民协会、学生联合会、儿童团
在大革命运动中,京山县除建立工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外,还建立了商民协会、学生联合会和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商民协会会长陈海桥,学生联合会主任委员吕醒他,儿童团团长曾晋武。这些组织联系发动本界群众,扩大革命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