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zb.jrjingshan.com/Img/2021/8/pc202108232ff33271dce74ed28c39dee952054561.jpg
坚守公正司法底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办的277件公诉案件零差错;让法治知识植入童心,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40余场次,覆盖学生2
http://b.jrjingshan.com/content/2021-08/23/020258.html

等待处理…

她用柔弱双肩挑起公平正义

——记京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张玉蓉

2021/8/23

坚守公正司法底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经办的277件公诉案件零差错;让法治知识植入童心,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40余场次,覆盖学生2万余人;既当检察官,又当心理咨询师,对涉罪未成年人和被害人开展个性化疏导教育……她就是京山市人民检察院青年检察官张玉蓉。

直面黑恶的“铿锵玫瑰”

2017年10月,备受社会关注的郭华等29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移送京山市检察院审查起诉。张玉蓉深知此案是荆门市“扫黑除恶第一案”,社会关注度高、案件危害性大、影响力不容小觑。作为一名年轻的检察官,张玉蓉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时的张玉蓉刚刚经历怀孕流产的伤痛,还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的她,来不及顾及孱弱的身体,便主动向领导请缨“参战”。

29名被告人、13个罪名、52起案事件、158本案卷材料……面对堆积如山的材料,作为公诉人的张玉蓉积极履职,与同事们挑灯夜战,在3天内依法告知所有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义务、完成初步提审,3周内制作完审查报告,1个月内将郭华黑社会性质组织案起诉至京山县人民法院。

案件移送法院以后,6次召开庭前会议。在最后一次庭前会议上,部分辩护人和被告人突然提出了非法证据排除的申请,说他们在看守所的供述是侦查机关打印出来后贴在墙上,要求他们照着念的。张玉蓉和同事连夜将全案数百张同步录音录像光盘全部审查了一遍,发现被告人提出异议的笔录在录像时正好设置了两个镜头,从其中一个镜头能清楚地看到被告人面对的墙壁上是空白的,这个证据有力地反击了辩护人和被告人。

2018年1月,郭华等29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在京山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正是寒冬时节,张玉蓉发现其中一名作案时系未成年人的被告人仅穿着单薄的毛衣,坐在被告席中格外醒目,张玉蓉想起他的父母早已失联,从小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第二天开庭时张玉蓉为他拿来了厚厚的棉袄。再次开庭时,他就穿在了身上。这一暖心的举动极大地感化了这名未成年人,他积极配合庭审。

凡黑必扫,有恶必除。2018年2月8日,郭华等29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依法受诉公开宣判。案件的成功判决成为张玉蓉十年检察官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初心不改的“未检姐姐”

2019年3月,张玉蓉在工作岗位中,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未成年人检察官。在她眼里,未检不仅是一份事业,更是一份责任和情怀。

2020年4月的一天晚上9点多,张玉蓉接到通知,发生了一起法定监护人性侵不满14岁幼女并致其怀孕的案件。张玉蓉连夜赶赴现场,引导侦查机关开展取证工作。女孩的母亲在其出生时因难产去世,从小跟随父亲生活,案发后,女孩一直保持沉默,询问难以进行。得知女孩从下午开始到晚上一直没有吃东西,张玉蓉便在办公室为女孩和陪同的妇女主任泡了一碗泡面,开启了“闲聊”模式。在长达4小时的沟通后,女孩终于愿意讲述案件经过。

女孩悲惨的遭遇,让张玉蓉久久无法释怀。张玉蓉对记者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还不满14岁的女孩,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办?她该怎么生活?跟着谁生活?还能继续读书吗?我能为她做些什么?”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张玉蓉的脑海,张玉蓉想为孩子做些事情。

第二天,张玉蓉就直接找到单位主管领导反映了女孩的问题,并迅速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为其申请到司法救助金4.3万元,协同民政部门帮助她申请到每月1050元的生活费,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针对她没有监护人监管的情况,市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撤销张某某的监护权,并指定受害人同母异父的姐姐为其法定监护人。

熟悉检察业务的人都知道,办理一起未检案件的工作量要比办理普通刑事案件多很多。但是无论工作量有多大,张玉蓉都始终用爱心和责任心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2020年4月,我市某高中两名学生因发生矛盾,各自邀约了十几名同学和社会青年,带着棒球棍、砍刀、斧头等工具相约在田间“解决问题”,还损毁了两辆摩托车,在当地影响恶劣。张玉蓉花了整整3天时间,从白天到晚上提审完17名犯罪嫌疑人。

提审时,每个孩子都问了张玉蓉一个同样的问题:“我会留案底吗?我还能参加高考吗?……”看着这些懵懂青涩的孩子,张玉蓉认为他们只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孩子,案发后主动投案,积极回归校园,他们需要一个机会。

“当时检委会通过了对这群孩子做附条件不起诉处理的意见,开始了对他们的帮教考察。这是一项繁杂的工程,每个月我都要收到一堆从各地寄来的书信,看到他们现在生活的很好,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张玉蓉欣喜地对记者说。

坚定信念,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就是张玉蓉,一名“未检姐姐”10年不改的初心。

法治课堂的“良师益友”

“同学们好,我是京山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今天来跟青春期的同学们聊一聊你们平时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法律问题。今天的课程会有一些小互动,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回答,我们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6月11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进校园活动走进孙桥镇初级中学,张玉蓉和同事们一边认真讲解法治知识,一边和孩子们进行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反响较好。

此时操场上的温度已经达到30多摄氏度,这样高强度的户外法治宣讲对张玉蓉来说,早已习以为常。张玉蓉向记者介绍,孙桥镇初级中学已经来过多次了,孩子们老师们对她们比较熟悉。此次宣讲内容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星期,从选题、案例的选择、互动内容的筛选以及小礼品的采买都是她一手包办。

每一次法治进校园宣讲,张玉蓉都认真对待,每次都会与学校负责人沟通,结合学校实际需求,认真听取校方对法治讲座的意见和建议。此次宣讲内容围绕聚众斗殴、预防被性侵、青少年如何维权等主题,将真实案例和法律规定相结合,把与师生关联密切的法律问题和法律规定相对应,深入浅出地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全校师生认真学习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醒在职教师严格规范自身行为。

张玉蓉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下乡宣讲路上车子坏了,车子深陷雪地。那时正是寒风凛冽的冬天,田间地头白雪皑皑。为了不让孩子们一直等,张玉蓉独自一人手拎着材料一路小跑到学校,等到学校的时候衣服鞋子早已浸湿,拿材料的双手早已冻僵变得通红,但她来不及整理,便开始为孩子们讲课。

苦心人天不负。多年来,她积极探索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不断深入我市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城乡结合部等地,或曾发生过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中小学校、幼儿园重点开展帮教、法治教育,让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上。

因为热爱,近10年的从检生涯里,张玉蓉把岁月的痕迹叠化在一个个办案现场,用奋斗为自己的青春打下了最亮丽的底色。征途漫漫,她将继续在检察事业中乘风破浪,逐梦前行,让青春在平凡却又不凡的检察事业中闪光!

(全媒体记者 石西子)

上篇:56家企业受惠“免申即享”
下篇:疫情防控“志愿红” 守护京山“健康绿”
分享到

© 2019 今日京山
ICP备:鄂ICP备16000180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