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亩秋收后稻田的秸秆到哪儿去了,在宋河镇高关村养牛大户龚生武家找到了答案。
10月24日,在群山葱茏的高关村鸽子冲,栅栏将近千亩荒山围住,大大小小近百头肉牛,有的低头觅食,有的躺着休憩,有的悠闲散步。冲内一块平地上一座近千平方米的钢构板房内,整齐码放着一捆捆稻草秸秆。
“今年国庆节期间,武汉老板到我的养殖场采购肉牛,我一次性就卖了20多万元。”龚生武指着膘肥体壮的肉牛喜滋滋地说。
出生于1966年的龚生武,原本在外地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肉牛市场货源供不应求,想到高关村还有千余亩荒地荒坡荒林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遂与村“两委”协商。在该村党支部的帮助下,2017年秋,龚生武投资40多万从外地购回40多头母牛和几头公牛,采用半圈养的形式,饲养肉牛。2018年冬起,开始向市场出栏肉牛。
“目前养殖场处于繁殖增加存栏阶段,淘汰的是繁殖能力不强的老牛。所以,市场销售数量不多。”龚生武扳着指头说,从2018年末到现在,大约销售了50多头,目前养殖场里还有近百头。近4年时间,出售的加存栏的,达到150多头,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很不错。
从2017年龚生武办起养殖场开始,因为当时养殖场没有添置秸秆回收打包机,为了储备充足的越冬饲料,村支部就组织全村有劳动能力的男女老少,采用人工的办法,到秋收后的稻田、玉米地里去回收秸秆,当年就回收了1000多亩。后来随着头数越来越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回收时间紧,村里的劳动力不足,龚生武就购买了打包机、青储饲料收割机、货运车等专业机器,每年回收秸秆近2000亩。
今年,除了回收宋河镇高关村、龙王村稻田秸秆外,龚生武还到三阳镇团林村、三道河村等村回收秸秆,回收量达到3000多亩。“田里秸秆无存量,地里不冒烟,干部也省心,秋播有保证。”高关村党支部书记李章波说,今年该村秋播油菜近千亩,小麦、蚕豆等400亩。看到龚生武开着机械回收秸秆,乡亲们纷纷打电话,有的上门抢着请龚生武去他们家的田里、地里去回收秸秆,好种下一茬作物。
据龚生武介绍,从购买肉牛开始,养殖场先后投资建设了长达5000米的绕山围栏,硬化场内道路,搭建牛棚和草料储存钢构板房,利用荒地荒坡种植牧草,购买各类农机具,总投资超过300万元。目前常年在养殖场务工的人员有3人,每人每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临时务工人员务工总天数300多个。两项加起来,劳务费支出每年达到25万元。每年还交给农户和村里土地流转费、租赁费15万元以上。
“养殖肉牛,前景广阔,行情看涨,市场不愁销。”龚生武指着一头正在低头饮水的成年母牛说,“这头牛体重有1200多斤,按每斤20元的销售价,可以卖到2.5万元左右。”
谈到养殖场的发展,龚生武信心满满。龚生武心里盘算着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在未来三五年内,达到200头以上的存栏。同时尽量增加秸秆回收量,达到年回收6000亩的水平。等产业发展逐步走向正轨后再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有发展肉牛养殖意愿的农户提供种牛、技术和销售服务。(陈红革 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