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党员干部集训和“思想破冰、服务提效、发展突围”大讨论活动以来,本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荆门市委和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十个聚焦”、“六种现象”、“五破五突”等内容深入开展研讨,认真谋划新一年工作思路和“开门红”“五大竞赛”,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提振精神状态,强化责任担当。对如何真正把此次集训活动的经验成果转化为精神动力,在新的一年推动绿林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主要有三点体会。
务必立足全局看绿林。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们要找准绿林的位置、绿林的优势、绿林的不足。一是明确发展定位。绿林在全省、荆门、京山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破除全局意识欠缺之“冰”,打开视野,跳出绿林看绿林、跳出京山看绿林,深刻认识省情、荆门市情、京山市情,把握上级政策机遇,积极谋划、推动绿林发展。从全省来看,绿林要不断突破思想桎梏,将自身纳入“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城市群中去谋划,纳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去谋划。从荆门来看,我们要认真把握“一二三四五”发展计划、“全力促进消费复苏”“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深化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打造美丽小城镇”等政策方向,提前谋划、主动汇报对接。从京山来看,我们要深入研究全市提出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三大战略,构建“57550”产业体系,培育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整合项目资金和“三乡工程”社会资本,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等决策部署,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强镇”不动摇,全力打造北部生态旅游观光带核心镇和大洪山绿林文化特色镇,提升旅游品质。二是明确发展优势。绿林作为旅游乡镇,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首先,绿林地处山区,生态、山水资源优势突出;其次,绿林景区是全市唯一的4A级景区,这让我们在全市全域旅游发展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先天条件;再者,近年来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327省道贯通后,绿林的交通便捷程度将会有质的提升。三是明确发展不足。绿林发展的短板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旅游产品单一,季节性强;农旅融合不够,农业产业规模不大,缺乏品牌效益;集镇建设老化,不能满足绿林旅游强镇发展需要。
务必解放思想聚合力。今年是镇、村(社区)换届后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关系着绿林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尤为关键。要统一思想,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向前进。一是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安逸心态。我们要牢固树立“不进是退、小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忧患意识,发扬敢于斗争、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对照先进找差距,在全市发展中积极争先进位,实现突破发展。二是破除“小乡镇、偏远乡镇”的思想顽疾。在各乡镇里,有比绿林更远的,有比绿林更小的,这不能成为我们“等靠要”、不思进取的借口。我们要以“抢拼实”状态、“争抢转”作风,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把绿林做“大”做“强”。三是破除“唯条件论、唯要素论”的自我束缚。我们要努力解放思想,不被束缚、不被定义、不给自己设限,敢于引入新理念、新模式,补齐自身思想解放不够、创新精神不强、争先意识不优、工作作风不实的最大短板,以党员干部的自我革命,带领广大群众形成同心同向的生动局面,汇聚绿林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
务必真抓实干谱新篇。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市里提出的“五大竞赛”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全力突破,谱写绿林2022年发展新篇章。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聚焦文旅大健康主导产业,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谋划,坚持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在招商引资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包联服务,积极主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确保327省道改扩建工程早日完工,东山民宿村项目尽早开业,涉及我镇的高压输电项目有序推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大突破实现绿林的大发展。二是狠抓绿林旅游产业发展。绿林旅游乡镇的发展定位始终不会变,要加快构建“一核两线三区”发展布局:以集镇、厂河、东山、天门观为核心,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327省道、京绿线为支撑,打造旅游节点和环线;以墩岭片区、向冲片区、六房片区为重点,发展种养殖、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丰富全镇旅游产品供给。三是狠抓集镇提档升级。集镇建设关系我镇旅游乡镇形象,也关系着我镇的旅游承载能力。我们要以打造旅游强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加快启动“一河两岸”项目建设,加快打通断头路,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推进集镇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