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新市”特色 打造五美乡村
一、提升站位,高起点谋划
一是坚持红色领航凝聚合力。将“共同缔造”作为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带头抓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进“红纽带”工程,将广大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以“五共”为基本遵循和方法路径,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二是坚持步调一致协同推进。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结合街道实际,选定城畈社区、四岭村、白谷洞村等3个村(社区)重点打造,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共同缔造”活动实施方案,同步推进“五美”白谷洞、四岭“好家风”、“老少皆宜”新城畈等示范点,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确保活动在街道开展不变形、不走样、有创新,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坚持片区联动打造品牌。立足现有的“大党委+大综治”和“1+4+6”联片治理工作模式,用好白谷烟树、荷花古驿、郝敬故园等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盘活全域人居环境整治资源,在着力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基础上,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鄢郝片区7个村为试点,一个大党总支牵头,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推进民生工程、营造文明乡风,集中联片打造“五美”乡村,创“共同缔造”新市特色品牌。
二、务实创新,高标准推动
一方面,开展“民愿代理”察民情。推行你有心愿、大伙来办的“民愿代理”工作方法,转变过去依靠干部开会征集、入户走访的问题收集方式,在村(社区)设立民愿代理站,一人一窗反映问题,鼓励群众畅所欲言,避免集中发言时因怕尴尬、伤感情而流于形式。同时,发挥湾长理事、网格员、楼栋长、老党员等贴近群众的优势,建立以楼栋、湾组、网格为单位的议事平台,织密意见信息网,畅通群众交流渠道,让群众真正参与“共同缔造”,发挥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推进民生项目解民忧。只有办好群众关心的实事项目,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我们将认真收集分析“民愿”问题,对反映较多的共性问题、困扰群众的堵点问题,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通过主动争取“以奖代补”项目,激励群众投工、投资建设项目解决,如正在白谷洞村1组推进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就是村民自发参与项目建设,主动放弃各类补偿,只为缔造美丽整洁家园。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对接市直相关部门,争取资金、项目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合力共为,高质量管护
一方面,党员带头齐抓共管。组建党员巡查小分队,把管辖区域分成若干责任区,对每个责任区责任到人,加大周末、节假日巡查频率,带领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美化、亮化、净化环境面貌。以活动为载体多头联动,由妇联、工会、团组织等联合落实,定期开展文体娱乐、评优评先、学习座谈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汇聚环境管护强大合力。
另一方面,文明乡风引领共治。创新开展“访”“评”“晒”“传”活动,寻访、挖掘、展示、评比、褒奖优良的家风,以好家风,促民风,转作风,正社风。以推选“最美家庭”“最美婆媳”“最美志愿者”“最美创业者”“最美党员”,打造文化长廊展示模范事迹,开展“好家风”家庭褒奖礼等方式,营造邻里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共同维护美好幸福生活。
会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共同缔造”活动要求,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体现新市担当、展现新市作为。
共建富裕“罗店” 共创和谐环境
一、以群众参与为引擎,激发共同缔造内生动力。一是党建引领发动群众。开展“共同缔造”活动首先要做实基层党建,我们将以豫鄂边区红色党建示范带建设为重点,打造“三领三新”石板河,推进“五建五培”丁家冲党建品牌,同时,围绕曹双——应随线党建示范带,创建马岭、徐河、养马畈等一批有特色、有成效、有影响的党建品牌示范村,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的坚强堡垒。二是政策引导带动群众。充分健全村级积分制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积分超市”,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情况积累积分,以“小积分”撬动“大善治”。三是文化浸润凝聚群众。厚植红色文化、孝善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以文化人”倡导文明新风。深入挖掘丁家冲、养马畈、新街等村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评选、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推动崇德向善、文明和谐在农村蔚然成风。
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找准共同缔造实施路径。一是坚持与群众共谋决策。变“我说你听”为“大家来议”。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党员主题活动日”“村民代表会”“小组会”等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通过“向上争取一点、村级自筹一点、群众参与一点”的方式,解决群众诉求。二是坚持与群众共管集体事务。推行党员带动村民自治的模式,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党员干好本职事、完成组织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激发党员队伍活力。三是坚持在群众监督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财小组”的作用,按照“项目服务谁、谁评价项目”原则,组织群众对乡村各类事务进行监督评价,倒逼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三、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提升共同缔造实际成效。一是共建美丽家园。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全域开展“五清四归三建”,重点推进徐河、养马畈、石板河、胡坡等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新一轮的网红打卡点。同步推行“门前三包”,各家房前屋后区域由小家负责,让群众共同参与美好环境建设。二是共谋产业发展。充分激发村民骨干、乡贤代表、致富能人的内生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招秋满园葡萄种植合作社、甲冠天下等有技术、有资金的新型经营主体进入,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共建富裕罗店。三是共创和谐环境。结合实践活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重点邪教人员等重点管控人员落实“六包一”责任,做到应管尽管、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在基层走深走实。
市乡村振兴局:守好守牢“三底” 提升“幸福指数”
一、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底盘
“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石。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着力提升保障水平和范围,让脱贫群众与一般农户共享乡村振兴成果。一是继续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实现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失学辍学动态清零。二是大力宣传理疗保障政策。加大健康帮扶新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好新老政策衔接,严格执行资助参保渐退政策,避免医疗保障“断崖式”下降,坚决防止因病返贫致贫。三是强化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开展农村住房日常巡查,加大农村住房安全监测力度,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唯一住房排查鉴定为C、D级危房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改尽改。四是持续推进农村饮水提标工程。全力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困难个案以及少数山区乡村季节性缺水问题,完善饮水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饮水安全管护长效机制。
二、守牢规模性返贫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牢牢守住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干部排查的有效性,把集中排查与部门联席会议监测预警相结合,完善制度、简化程序。围绕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状况等主要指标,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二是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对纳入监测帮扶的对象,落实帮扶责任人,根据返贫致贫风险原因,有针对性制定帮扶措施,有效消除风险。三是健全稳定增收机制。把产业和就业帮扶作为着力点,落实小额信贷和产业奖补政策,引导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因人而异发展产业,拓展就业渠道,不断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三、提升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底气
坚持“五共”原则,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严格衔接资金使用管理。一是共谋衔接资金项目。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认真谋划衔接资金项目,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组织召开好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脱贫户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充分参与项目规划,实事求是建立项目库。二是共建衔接资金项目。由村级组织实施的衔接资金项目,坚持群众主体,按照“谁受益、谁建设”原则,多开发以工代赈项目,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让群众从参与衔接资金项目建设中得到收获,增强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自豪感。三是共管衔接资金项目。将衔接资金项目建设每个环节置于监督之下,群众全程参与建设前期讨论、资金测算、中期建设、后期管理等。对衔接资金项目形成的资产,发动受益群众,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四是共评衔接资金项目质量和效果。加强衔接资金项目建设落实,发动有经验、有能力的村民当好现场管理员和质量监督员。项目建成后,将公共设施的养护管理纳入《村规民约》,公开公示经营项目的收益情况,让村民参与项目监督管理等后续工作中,增强群众集体凝聚力、归属感。五是共享衔接资金项目成果。加强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的后续管理,进一步完善光伏电站等经营性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建立与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合理分配使用经营性资产产生的经济效益,增强群众享受衔接资金项目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加大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牢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京山“共同缔造”活动争光添彩。
市住建局:聚力城乡建设 缔造幸福家园
一、聚心聚力,让共同缔造更深入
一是闻令而动,高位推动共同缔造活动。做到安排部署快,目标起点高,推进落实好。二是精准发力,科学制定实施方案。聚焦发展所需,立足群众所盼,找准活动着力点,让工作抓手更实。三是试点示范,引领带动全面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对标红安、麻城试点成功经验,结合住建部门行业特点,集中人力、财力、精力,主动领办试点,快速推进共同缔造活动。
二、共谋共建,让人居环境更美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旧城更新、新区提能、擦亮小城镇等工作中,凝聚民智、民心、民力,提高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一是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是完成莲山河、京山河(二期)等水系改造综合治理工程;京山大道、青龙大道、盘堰路等道路建设工程;中荆光电产业园、智能包装产业园等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工程;天然气管网储气站、城市污水管网及一批小游园、公用停车场等市政公用服务设施项目。二是扎实推进一批群众可见可知可感的民心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按计划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自2019年启动改造工作以来,全市310个老旧小区,现已完成老旧小区已改造52个,今年11月底前将完成47个改造任务,明年计划改造完成75个,到2025年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务,补齐我市城市人居环境短板。同时,积极探索实施城中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我们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选择1-2个城中村,充分发动群众,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点解决城中村配套设施落后,缺少活动空间和房屋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让群众共享城市建设成果。三是持续开展“擦亮小城镇”竞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以“1211”城乡统筹规划为蓝图,按“五型小镇”建设要求,引导乡镇(街道)因地制宜,深挖本地特色,塑造风格各异的精品城镇。围绕集镇“脏乱差”、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群众关心的问题集中攻坚。从“洁绿亮美”四个方面着手,实施一批集镇改造整治项目,提升集镇颜值和品质。
三、共管共享,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指导、群众主体、多方参与的城市建设管理机制,解决一批群众关注度高、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一是开展物业服务领域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物业收费不透明等问题。公开行业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建立完善业主委员会和群众监督机制,查处一批典型案例,规范提升物业服务能力水平,切实维护业主合法权益。二是坚持党建引领,指导创建红色物业小区;多方联动,推动三无小区基本服务全覆盖。三是持续开展房地产领域专项整治。全力推动一批问题楼盘矛盾化解,解决交房难、办证难等问题,落实好保交楼、稳民生、保稳定工作任务。
会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和有力的措施,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五共”发力 共促乡村振兴
一、坚持共谋共享乡村发展,共促乡村振兴
创新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参与共谋并分享乡村产业振兴带来的收益。一是推进群链建设。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禽蛋优势产业集群和农机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助推六大特色产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让群众在链上参与受益,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让利于农民。二是创新联结机制。培育壮大农业市场经营主体,深化拓展“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推动全市13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群众在“接二连三”中增收致富。三是招引龙头企业。加大同湖北农发集团等知名国有企业平台对接,推进“国、省”企业进京山力度,让更多的涉农头部企业落户京山,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二、坚持共建共评乡村建设,共促乡村振兴
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坚持让群众“唱主角”,注重调动群众共同缔造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一是决策聚民意。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共同研究规划设计,做到民事民商共同做决策,让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变“你和我”为“我们”,变“要我做”为“一起做”。二是建设聚民力。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鼓励群众出资、出力、出点子,做到民事民办共同抓建设。特别是在资金筹措上,实现由政府“大包大揽”转变为“上级争一点、财政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筹一点”,最大限度实现“花小钱办大事”。三是评价聚民声。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拉练行动,动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效果共评,通过群众点评,开展集中整治,推动村庄环境“脏”的问题明显减少,“乱”的现象管控有效,“差”的环境持续改善,“美”的景色逐渐呈现。
三、坚持共管共治乡村治理,共促乡村振兴
不断拓宽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通过共管共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一是建设清廉村居。坚持把清廉村居建设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大力开展示范创建,加快推动“点上精彩”向“全面开花”转变,绘好清廉村居“全景图”,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二是积极防灾减灾。成立农业抗旱减灾工作技术服务指导专班,深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走进村组农户、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做好高温期间抗旱保墒、病虫害防控等工作,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夺取秋粮丰收。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明白纸、网络和新媒体进行普法宣传,大力宣传农业法律法规,指导农户如何辨别假劣农资,同时引导农户树立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提升群众技能。开展技能培训,举办优质稻、畜禽水产、小微盆景等实用技术培训班,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示范带动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美好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幸福生活是人民群众的永恒追求。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