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zb.jrjingshan.com/Img/2022/9/pc20220905165fa0b9ce804164a898f4233d30606f.jpg
花甲之年本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她却老当益壮依然坚持行走在爱心公益的路上。从护士岗位转战到爱心传递岗位,带领协和京山医院团
http://b.jrjingshan.com/content/2022-09/02/024260.html

等待处理…

小城大爱

——专访协和京山医院团体义工负责人施丽

2022/9/5

花甲之年本该退休享受天伦之乐,她却老当益壮依然坚持行走在爱心公益的路上。从护士岗位转战到爱心传递岗位,带领协和京山医院团体义工团队传递爱心能量,以己之力,扶危救困。

数十年来她和她的爱心团队将足迹踏遍了京山的村村落落,团队事迹在京山的大街小巷家喻户晓,她的名字也随之声名鹊起。她就是宝刀未老的“中国好人”,始终坚守初心的协和京山医院团体义工负责人施丽,大家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施妈”。

白衣天使热衷公益

今年66岁的施丽,1973年从沙市卫校护士班毕业后就分配到京山人民医院当护士,2011年退休后被返聘回医教科。工作几十年她辗转过多个科室,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什么事都抢着做,面对病人也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只要大家有困难找她,她从不拒绝。她常笑着说,“我是医院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眼科住院部有一对老夫妻,婆婆手术,爹爹陪护,家属来电话牛不见了,爹爹很着急。“施妈”急人之所急,找到爹爹对她说“你放心回去,你的老伴我帮你照顾。”就这样她尽心尽力照顾了婆婆两天,每天亲自下厨给婆婆送来。等爹爹回来表达感谢时,她摆摆手:“几顿饭的事,不要挂在心上,牛找到就好了。”

肾病科有一患者家庭困难,没钱透析。“施妈”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还没捂热的“中国好人”2000元奖金给了患者。患者感激道:“您给的是救命的钱啊,我可怎么感激您呢?”。为了减轻患者的心里压力,她笑呵呵地说:“如果真的想感谢我就振作精神好好看病,以后也多帮助别人。”

“只要别人需要帮助,我能做到的,我都会去做。”这是施丽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不仅这么说了也确实这么做了。

京山特校是施丽最常去的地方,每逢节假日,她都会带着义工队一起去探望孩子们,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买新衣服和生活用品。一到学校孩子们就热情地把施丽围住,“施妈妈我好想你啊”。

特校有个叫李昱的女孩是施丽的牵挂,“我当时在大头山村做义诊,走在半路看到一扇门里露着一双黑漆漆的眼睛,走进一看里面关着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回忆初见李昱的场景施丽仍历历在目。村长说,“这是个小儿麻痹症患者,爸爸妈妈都走了,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奶奶出去干活时就把她一个人锁在家里。”施丽听了满眼是心疼,“这么漂亮的孩子怎么能在家不读书呢。”于是她暗自下定决心要送她去上学!

经过施丽“牵线搭桥”,李昱进入京山特校上学。每个星期施丽都去看她,陪她说话聊天,帮她做康复治疗。为了让李昱能够自己站起来走路,施丽还自费给她买了一个行走器。

施丽的无私奉献让李昱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母爱。当沉默寡言的李昱在大伙面前吐词清晰的喊了施丽一声“妈妈”时,施丽立马红了眼眶。

“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不会说话不会行走的孩子像正常人一样读书,游戏,歌唱,更让人开心的了。”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让施丽更加坚定了做公益的心。

传承接力爱心相伴

待人以善者,善亦所趋,一个真正做慈善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2000年在一次下乡走访时,施丽碰到一户贫困户家庭,家中有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因为穷上不起学,她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再穷不能穷教育,我要帮助他,施丽知道她的家庭资助一个小孩上学是有困难的,但是想要帮助孩子的想法却始终牵绊着她的心。当她忐忑地把想要资助孩子上学的事情告诉她的家人后,没想到竟然“全票通过”。老公理解地说:“你这些年做的公益我都看在眼里,想做什么就去做,我是你坚实的后盾。”女儿抢着说:“妈妈以后我不吃零食了,帮他买本子。”“以后我每个月少要100块钱生活费,给他买文具。”儿子补充道。那一刻施丽眼含泪水的看着家人,在心里感谢他们的理解。

(下转三版)

上篇:市领导对全市重点项目进行再调度再督办
下篇:为爱心食堂叫好
分享到

© 2019 今日京山
ICP备:鄂ICP备16000180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