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宋河镇全面实施“红纽带”党建工程,把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护航基层治理、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形成了一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凸显“党建红”,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支部强,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乡村兴。要想真正振兴乡村,还是要大力发展产业,而发展产业,必须先从抓党建开始,只有打造一个具有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的党支部,才能带动村民致富。宋河镇以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夯实基础。着力把党员培养成农村致富带头人,努力打造产业型党支部,以提升党支部战斗力为重点,打造“村企社”合作新模式,以支部引领,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撑起致富新希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产业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宋河镇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成为产业发展优势,着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建立“村企合作”“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深度合作,共享发展收益。
“村委会知道我们家庭困难,为了给我们村民增收,流转村民闲置土地种植红高粱,我们在合作社务工,既可以照顾一家老小,还可以贴补家用,我们都很开心。”目前在基地务工的徐桥村5组脱贫户黄文华说。
以徐桥村为例,得知徐桥酒业每年需要近百吨红高粱作为原材料,考虑到村里还有好几百亩机耕路不通、水源条件差的坡地岗田,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由村集体成立股份制合作社,流转村民打算撂荒的土地,在省种子集团旗下鄂州种业的技术指导下,聘用村民进行田间管理,开展红高粱种植。去年秋收后,除了兑现与徐桥酒业的收购合同之外,村里与企业商量,拿出1万斤红高粱酿成白酒后,投放市场,以增加集体收入。目前这批白酒已销售完成,村集体从中增加收入10万元。“可能会挤占我们的市场份额,但村里对我们的支持也很大,村企‘共同缔造’,合作双赢,以此来帮助村集体经济壮大,我们也乐意。”徐桥酒业负责人表示。
结合“归雁工程”,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宣传、引导和动员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兴业、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农业产业,带领农民致富。目前,该镇由党员中心户罗华清、返乡能人党员陈磊、退役军人党员马星等创办的金地葡萄种植、万头生猪养殖、皓宇高端鱼繁育等一批产业均已形成规模,发展势头良好,带动周边脱贫户务工增收。“党建红”为宋河镇乡村振兴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织密“组织网”,创新基层治理“新格局”
“现在村里治安一片祥和,环境干净整洁,村民脸上笑容多了,大家的幸福感更强了!”这是宋河镇发水河村党支部书记施华成在走访时听到村民们说的一番话。
环境好了,社会安宁了,生活幸福了,村民们才能把心思都花在勤劳致富上,这都得益于宋河镇深入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溯源治理”,用“溯源治理”来创新基层治理新格局。
“溯源治理”的核心是小事不出湾,大事不出村,矛盾有人调,纠纷有人管。何梅畈村张家冲6组村民李某忠与赵某发因山林纠纷多次扯皮,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该组党员中心户张圣福多次主动上门调处,并邀请村法律顾问一同上门宣讲政策,反复做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了湾组之内。
健全“镇党委+片区大总党支+村党支部+村组(网格)党小组+湾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构建横到边、纵到底、全面覆盖的党建区域化工作格局,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按照“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的原则,整合网格员、下沉干部、志愿者力量,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立“红纽带·大群团”工作格局,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和服务向下延伸,落实镇群团组织工作资源保障。人性化便民服务“零距离”。各村社区均设置便民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医保、养老等贴心服务,使老年居民足不出户享受“一站式一岗通”服务。持续开展“爱心汤”活动,逢“九”送汤,用一碗浓浓的爱心汤,让老人们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多元化志愿服务聚合力。组建“大党委+大综治”夜间治安联防巡逻队,风雨无阻,坚持巡逻,为集镇点亮居民平安灯。
利用“云服务”“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推进基层治理由“人治”向“智治”转变。整合全镇社会监控资源,使视频监控点连成片、形成画、织成网,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和视频监控资源网格化管理与运用,进一步夯实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秸秆禁烧、汛期巡查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提升“服务力”,跑出项目建设“新速度”
根据行业类别、产业类型探索建立行业综合党委、产业链党委,着力构建“镇党委——园区联合党组织——企业党支部”三级管理体系。对企业进行全覆盖摸排,建立党建工作管理信息库,成立园区服务中心党支部1个、商会党支部1个、企业党支部3个、企业联合党支部1个。完善企业党建指导员派驻工作机制,优选“红色指导员”14名,确保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建得稳固、覆盖有效。
宋河精细化工产业园以党建引领项目、服务县域经济为理念,探索园区新型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项目建设”为基准,以“党建链”串起“发展链”促进园企联动、互通互融为新型发展方向,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不断规范、壮大两新党支部,成立由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党员干部齐抓共管的13个包联服务专班,严格落实“进解促”活动各项要求,专班深入项目一线,时刻与项目业主和施工方保持联系,随时关注项目建设进度,全方位掌握推进堵点难点问题。目前,共协调解决用工、场地平整、电杆迁移、融资等方面问题41个。用“保姆式”贴心服务,加速助推项目落地建设,让企业“驻得进”“住得好”,引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员亮身份树形象,设立先锋示范岗,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一线创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组织书记引领,党员干部包企业、包项目,为企业生产和项目推进纾难解困,加快推进园区项目建设。以“党建链”串起“发展链”为支撑,注入红色引擎助推园区发展,党委将分散的企业组织串连成线,一条链上的党支部统筹园区规划发展,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机关、两新党支部党建互通互融,合力共推项目落地建成”管理体系。“点对点指导”,针对园区企业重发展、弱党建的客观实际,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机关党支部党建指导员为责任人,定期对下属企业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进行及时跟踪指导,确保党课开得好、有收获,党日活动气氛热烈、有成效,确保企业党支部党建流程明晰、行为规范。“发展企业人才”,多方面从园区企业中考察,将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纲领方针政策、入党意愿强烈的企业人才吸纳进两新支部队伍。
精心创建企业“品牌文化展示墙”“党建工作宣传栏”等党建文化走廊,引导企业开展“车间党日”“夜间课堂”“党员先锋岗”等系列活动,切实增强党员职工的学习教育。以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精神”为抓手,组织开展“争做技术标兵,争当创新能手”等活动,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互促,形成互带互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园区党建工作格局,把园区打造成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财源培育的“大舞台”,市域经济的“新引擎”。(程一舟 陈红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