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酿酒,酒糟喂牛,牛粪化作有机肥种瓜蒌……京山市罗店镇大山头村在探索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的实践中,巧做循环农业文章,将昔日那些不起眼的资源甚至是“生态包袱”变成了乡村振兴的“绿色财富”。
泉水酿酒、牛吃酒糟、牛粪制成有机肥种瓜篓……记者在大山头村党支部书记李习松的带领下绕村一周,亲身感受到了大山头村循环农业的“轨迹”。
大山头村是一个传统养殖村,养牛历史悠久,过去以养“土杂黄牛”为主,大面积推广肉牛养殖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和群众基础。2018年8月,大山头村成立京山致鸿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充分调动农户精养肉牛的积极性,村里多次组织养殖户到河南泌阳等地学习肉牛养殖技术,并鼓励在外经商、求学的村民回乡投资、创业,共同参与到家乡的振兴事业中。
“我们这个牛,标准的出栏体重是1500斤,可以卖3万7甚至4万元,利润的话,一头牛可以赚15000元左右,100头牛差不多能挣150万。”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有着多年创业经验的喻鹏在村两委的动员下回乡养牛,利用酒糟喂牛就出自他的“创意”,将酒糟按比例掺杂到草料里喂给牛吃后,养出的牛生病少、身体好,价格自然卖得高。
室外,寒风习习,村头的大山头酒坊内,却是暖意融融。酒师傅李吉华将刚蒸好的酒糟推送到车间空地上摊晾,蒸腾的热气四散,阵阵酒香扑鼻而来。
“这是酒糟高粱酒,香得很,一天可以搞200斤酒,一年出三四十吨,定价30块钱1斤,52度以上,全国各地都有来买的。酿酒的酒糟给牛吃,一物多用。”李吉华告诉记者,做酒的初衷是为了用酒糟喂牛,让牛更健壮,不畏寒冬。没想到,村里得天独厚的山泉水酿造出的高粱酒醇香绵厚,很受消费者欢迎,又为村里添了一条增收的路子。
在喻鹏的头雁效应下,大山头村肉牛养殖“产业潜能”被激活,养殖效益凸显。合作社分户喂养、集中育肥的模式也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加入养牛行列,高峰时期,合作社带动周边20户村民养殖了400头肉牛,经济价值过1000万元。
养牛富了村民口袋,但不能“亏”了乡村环境。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大山头村引进“肉牛发酵床养殖技术”,通过对牛粪等养殖废弃物进行高效无害化处理,彻底实现雨污分离,牛场原先的“生态包袱”有了新去处。喻鹏:“我们以一批牛为一个周期,牛出栏后,机械开进来,把发酵床下的牛粪铲到一起堆肥,用布盖着发酵两天,就成为了有机肥,拉到村里的瓜蒌基地使用。”
“牛粪肥力高,苗子长得旺,我们所有基地用的都是他们的有机肥,所以产品现在很畅销,因为口感好。” 2020年,乐农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傲看中大山头村发展循环农业的优势,来到大山头村流转了近千亩荒山荒地种植瓜蒌、黄精等中药材。有了村里养牛场牛粪的“有机”滋养,他种植的瓜蒌、黄精等药材俏销市场,亩平纯收入6000元,还带动周边近200名村民就近就业,昔日的荒山上生出了“绿色财富”。
当大山头村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优化双向奔赴,当“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后,那些过去踏出农门的乡贤也陆续开始“返流”回乡,大山头村又先后引进了鳄鱼养殖基地等新产业,村庄的未来也愈发地清晰与明朗。
大山头村党支部书记李习松:“2024年,我们村还要把乡村旅游项目做起来,我们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就完善了。联农带农,让老百姓增收,这是我们村两委最大的愿望。”(方楚楚 严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