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2月成立以来,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始终秉承“共同成长 成就梦想”理念,坚守“扎根县域 支农支小”定位,深化金融科技创新,持续为县域中小微企业、工薪阶层、“三农”客户等普惠客群提供本土化、高水准、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截至2023年末,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总资产约17亿元,各项存款约15亿元,贷款余额约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约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66亿元,累计办理贷款笔数4.29万笔,现有贷款客户4954户,户均余额为18.53万元,累计纳税5526万元,解决就业人员86人。
“精准滴灌”
为小微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点,不断简化服务流程,丰富信贷产品,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董事长王晓林介绍。
在湖北达权绿色房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型环保墙板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一条条繁忙而有序的生产线,彰显出达权集团发展的蓬勃活力。目前,该企业年产值8000万元左右,每年为京山创造税收500余万元。然而,在企业成立之初,该企业出现了流动资金紧张、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
该行客户经理得知企业的融资需求后,第一时间联系了达权集团董事长庞达权。经过实地调研,该行针对达权集团的实际需求,推出了合适的贷款产品,为企业批复了500万元的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队伍精干,效率高,服务好,工作方式灵活。”庞达权对该行的优质服务给予了高度认可。他表示,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与时俱进,是京山第一家不还本续贷的银行,对公司来说很方便。
几年来,双方始终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彼此充满了信任,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只是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服务小微市场主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立足县域,创新推出欣农贷温室鳖、农产品(板栗、香菇)收购及居民普惠等多种量身定制产品,向实体经济滴灌更多普惠金融“活水”,在全国得到推广。截至2023年底,该行服务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2025户,贷款为5.21亿元。
金融助农
“贷”动乡村振兴
走进京山熊普成甲鱼养殖家庭农场的温室大棚内,一股热流扑面而来,成群的小甲鱼微微从水中探出头来。养殖户熊普成指着水面介绍,再过两个月天气转暖,外塘的水温升高后,就可以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
1990年,熊普成夫妻俩靠着做小生意攒下的资金开启了甲鱼养殖之路。“那几年陆陆续续赚了一点钱,后面想着扩大规模,但是建温棚、买苗、买饲料笔笔都是不小的开销。” 熊普成回忆,当时贷款也不那么顺利,有的是我们不符合银行贷款要求,有的是银行额度不符合我的预期。
获悉此情况后,客户经理主动联系熊普成,了解其养殖规模和生产经营情况,并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金融服务方案,仅用3天时间,就成功为其发放了50万元纯信用贷款。
“有了银行的贷款支持,甲鱼养殖规模扩大,效益也增加了!”据熊普成介绍,如今他的甲鱼养殖家庭农场温棚面积已从最初的160平方米发展到1万多平方米,外塘面积从1亩扩大到70余亩,同时还带动了附近村民30余人就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行始终秉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结合本市产业特点,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为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的稳健发展源源不断注入金融活水。”王晓林说。
在村镇银行的支持下,像京山熊普成甲鱼养殖家庭农场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2023年,该行为县域内农户累计发放贷款28亿元,服务贷款客户群体8800余户。
深耕细作
提升村镇银行核心竞争力
从国有大行到城商行再到村镇银行,王晓林有着31年的银行工作经历和13年的村镇银行主要负责人经历,可谓是“身经百战”。2023年9月,王晓林带着多年的管理经验来到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担任董事长。他坦言,多年的从业经历,让他的眼界、见识和格局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面对“大行下沉”的竞争,村镇银行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王晓林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聚焦主责主业,坚守“做小做散做信用做批量”经营理念,落实差异化发展策略,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与国有大行和城商银行开展错位竞争,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客户段阳斌在京山从事美丽乡村建设,因接了不少新的工程造成资金流运转困难,跑了多家银行,但均因无抵押品和相关账目而无法通过银行融资。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客户经理拜访了该客户,从收资料到放款仅用了2.5天,为该客户授信了5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王晓林表示。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深入了解京山经济特点和客户需求,提供更适合本地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出5个大类、84个子类的信贷产品,并提供了灵活的还款方式和差异化的定价。
积极推广“中富翼贷、整村推进信用贷”等纯线上普惠金融信用贷款产品,客户申请贷款、签订合同以及用款还款均可通过手机银行自助完成,平均三分钟完成贷款审批并实时放款,让“客户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坚持扑下身子、走村入户,客户经理手持移动设备,在田间地头开卡、到农户家中授信,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村镇银行成为村民“身边的银行”。
持续开展“党建手牵手”党员包村主题活动,开展整村推进,进一步提升下沉服务的质效,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实现282个村(社区)党员包村对接。
“今年,我行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走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之路,围绕‘五大金融’,找准村镇银行坐标,持续开展‘小微企业成长工程’‘乡村振兴整村推进工程’‘创业人员培育工程’三大工程。”王晓林介绍,计划在一年内净增100家小微企业贷款客户,净增200家种养殖大户,净增300个创业客户,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从严治行
推动银行行稳致远
企以才治,业以才兴,村镇银行的价值需要队伍共同创造。
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坚持高目标引领,在工作实践中高标准、严要求,引领银行高质量发展。坚持常培训,通过定期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打造高素质的队伍。坚持奖优罚劣,推行赛马机制和积分考核,鼓励大家争先进位。坚持严管厚爱,以从严治党带动从严治行,保证正风肃纪。坚持躬身入局,班子成员带头,充分发挥“头雁”示范作用。
“‘三大铁律’是本行企业文化的核心。”采访中,王晓林还多次提及中银富登的企业文化,即不取客户一针一线、不弄虚作假、不放弃任何帮助别人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来京山后,我用‘五个坚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王晓林告诉记者,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多次荣获“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先进单位” “支农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网格之星先进单位”等荣誉。
“建设小而美的村镇银行”是京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该行将紧抓党和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倾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金融“活水”,成为支持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我们争取在五年内再造一家京山行,实现存贷款规模翻一番,员工收入提高50%以上。”对于未来发展,王晓林信心满满。(全媒体记者 魏梦婷 通讯员 王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