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贵波正在清洁保养机器
他是生产车间里的“救火队长”、“全能保姆”,一线工人眼里的“诊疗专家”、“爱迪生”。湖北伟嘉纺织集团公司生产车间保全工汪贵波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承载着多重工作角色的历练,成为了全厂一千多名职工眼中耀眼的“明星”。他的人生为何如此出彩?在大家看来这不是一种偶然。
日理万“机”的设备保姆
伟嘉纺织二车间内,棉絮飞舞、机器轰鸣,长达十几米的粗纱机旁,保全工汪贵波正给每个油孔、齿轮上油,剔除缝隙里的塞花,确保机器良好运行。
“保养的工作每天都要做,于是大家戏称我们保全工为设备保姆。”汪贵波笑笑说,他所在并粗车间有13台粗纱机、26台并条机,每一个都是庞然大物。按照周期计划,像这样一台设备,除了每日巡回检查,平均每个月还有2.5次保全任务。
虽不是生产岗位,汪贵波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并粗工序是整个生产的中间工序,一旦机器出现故障,会引起条干不匀、重量不匀等问题,直接影响后面的成纱质量。”因此,老汪像个24小时随时待命的“保姆”,悉心照料着这些设备,生怕出现问题影响生产。
是“保姆”更是“医生”
“你们看,机械波在图上就像‘烟囱’一样,只要捉住这段波进行分析,就能准确找到问题所在。”电脑前,老汪正给徒弟们传授他的“秘方”——併粗条干波谱图分析法。
老汪说,工作时间长了机器也会“发脾气”,保全工除了做好日常保养外,还要掌握维修技能,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
几十年抢修经验,让老汪发明了一套眼看、耳听、手摸、鼻闻八字宝典,能一听就能听出异响,一摸就能发现故障,一看就能找到机器患病的“病根”。除此之外,他还经常访问生产一线工人,及时倾听他们的感受,虚心接受改进意见。
“经汪贵波维修过的设备,一般重复的故障不会再出现。所以一旦车间里有什么问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公司设备科长吴杰提起老汪,满满的放心感。
工人里也有“爱迪生”
“刚接触这个工种时对各种设备一窍不通,厂里把我们送去安陆学习,有的师傅水平比较高就嘲笑我们,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超过他们。”
如今的老汪早已对每一台设备的原理、构造了如指掌,厂里新进的设备也第一时间由他来安装调试,渐渐地,他开始尝试创造一些“小发明”。
“这台并条机前压辊自停装置没改造之前车速快、灵敏度低,很容易发热发烫,甚至起火。我取消了原有生产厂家配备的电器元件,自己配合机修车间设计实用型的电路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老汪颇为得意地说。
改造设备上的弊端、达到新的质量指标,每次成功的背后,是老汪和同事们上千次反复试验的辛劳汗水。在以他为首的QC小组的保驾护航下,该车间产品质量优级率达到了99%,每年为公司节省成本数万元。
(杨延超)
【记者手记】小人物也有大智慧,小车间也是大舞台。从细致入微的“保姆”,到解除顽疾的“医生”,再到锐意创新的“发明家”,每一个角色,汪贵波都竭尽全力去扮演。平凡的岗位需要不平凡的追求,相同的人生需要不同的精彩。在进入革新时代的纺织行业,只有刻苦钻研、主动提能,做岗位的多面手,才能不断适应新时代对工人提出的新要求,完成工人到工匠的蜕变。